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土地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1 题号:309505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某县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50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三:1958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标题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谷子跃过万斤》;《寿张北台社亩产10546斤》;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有如下标题:《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纪录》。
材料四: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谈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五:“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请回答:
(1)导致材料一表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实施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引起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五反映了我国哪一农村政策的尝试?材料中的“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出现在当时安徽省的哪个地方?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1、图2所示反映的是1950年至1952年在我国农村实行的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什么?通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哪个阶级?

材料二   为什么对手工业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呢?因为手工业者一方面是劳动者,另一方面又是私有者……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不能改变它的私有制。

——程子华《建国后的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2)新中国成立后除了材料二中提到的对手工业进行改造之外,还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改造,这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变化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三   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四   新中国外交成就一览表(部分)

时期

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

改革开放后

形成了______、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填充表中空格。

材料五

一、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

二、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三、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图3                                                                    图4
(5)请为材料五命一个恰当的主题,并任选一幅图片进行解读。
2023-09-05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人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材料二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毛泽东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广场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28年的光辉历程。


(2)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3)以上内容是毛泽东给哪一建筑的题词?“三十年以来”指中国革命的什么时期?

材料四   1951年,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成功,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材料五   “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1952年某农民

材料六   “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克拉克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4)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为巩固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023-03-15更新 | 7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观察下列图表,根据叙述判断事件,回答问题。
人物叙述事件
甲:李援朝我喜欢看电影《上甘岭》,因为我就出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乙:刘国庆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人,我的名字见证了那历史性的一刻。
丙:赵土改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终于在我这一辈实现了。
丁:贺西藏我父亲是20世纪50年代的解放军,为纪念西藏人民的喜事,他给我起了这个名字。
(1)甲所说的电影《上甘岭》讲述的战争发生于哪一年?丙、丁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乙见证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有什么国际意义?
(3)请你将事件①②③④按照完成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序(写出序号即可,不需要写出事件名称),并为这个图表确定一个探究的主题。
2023-04-24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