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内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868 题号:3223873
近代化主要表现为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和思想理性化
材料一   议会决定将英国王位共同授予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作为条件,新君主接受了《权利宣言》,该宣言后来扩充为《权利法案》,《法案》包含了许多重要原则。它规定国王未经议会批准而中止法律、征税和维持常备军的行为非法;它保护议会内的言论和辩论自由。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等主编《世界大历史:1571-1689》
(1)有人认为《权利法案》是一个限制权利和维护权利的法案,依据材料一分别进行说明。
材料二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份
农业税收入
工商税收入
其它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工商税收入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商税收入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

(3)材料三中的①②③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乙未二三月间,和议将成,适逢会试之年,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梁启超乃日夜奔走,号召连署上书论国事,广东、湖南同日先上,各省从之......既而合十八省之举人聚议于北京之松筠庵与斯会者凡千三百......其书之大意凡三事:一曰拒和,二曰迁都,三曰变法。而其宗旨则以变法为归。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材料一的“自强”运动指什么事件?据所学知识,列举出这场运动创办的主要的军事工业名称。
(2)指出材料一中“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
(3)材料二描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三出自哪一派别?他们救国的改革是什么?愿意为变法牺牲的第一人是?
2019-12-12更新 | 222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2】中国的现代化既包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现代化,也包括建国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演变】

材料一

      

图1:江南制造总局枪炮厂                                   图2:湖北军政府

   

图3:《时务报》                                             图4:《新青年》


(1)以上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现(近)代化的探索过程,请把以上图片按照近代化探索的历程进行排序(写序号即可),并结合示例任选一张图片进行介绍。(不得选用示例)
示例:图1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反映的是近代化探索中的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运动。通过这场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尝试。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现代化目标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有关现代化目标的表述。

1953要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964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987实现现代化方向是“富强、民主、文明”,分别代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现代化
2007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22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据谢冰《建国以来党对中国现代化目标认识的历史演进》等整理


(2)结合材料二,围绕“现代化目标”这一主题,自行拟定一个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准确、逻辑清晰)
【中西对比】

材料三   西方式的现代化以资本主义议会民主作为政治制度,以选举民主作为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但单纯的选举民主最终会导致政党政客只关心选票和选民。西方式的现代化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富于活力但难以形成合力;苏联东欧式的现代化以单一的公有制为基础,基础厚重整合力强但缺乏多样性和活力。西方式的现代化建立在对于其他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侵略和殖民基础之上,构建起霸权主义世界体系,使得很多后发国家很难既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保持自身独立。

摘编自欧阳康《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新在哪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对比中西方现代化的不同,完成以下表格。
西方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政治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
对外政策

【现实意义】

材料四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先天性弊端,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开辟了后发(展)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回答》


(4)根据材料四,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意义。
2023-05-24更新 | 293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4)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在道路探索上有什么不同?
2019-10-15更新 | 2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