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25 题号:3240200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回答:
(1)在中国最早建立皇帝制度的是谁? ,
(2)为加强思想控制,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3)明朝为加强对臣民的监视设立了哪些特务机构?
(4)我国君主专制统治发展到顶峰是在哪个朝代?
(5)哪次革命运动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知识点】 秦朝的兴衰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毛泽东曾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商鞅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历史学家翦伯赞说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这种制度的最高贵族等级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其中,地方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中的中央政权机构:丞相、太尉分别掌管什么?
(4)材料三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5)材料四中毛泽东对商鞅、翦伯赞对秦始皇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请结合材料和史实阐述你是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1-11-13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长城是世界著名建筑,它反映了中国古人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材料二   1938年王礼锡(注:1932年出国考察)归国前为英国文化界的朋友们朗诵了新创作的诗:

我要归去了,
归去斗争中的中华。
当我来时,
中国是一间破屋,
给风吹雨打,
洞开着门户,
眼看着外来的盗贼抢杀。
……
两千年的古长城,
不再能屏障中华。
……
我去了,
我去加一滴赤血,
加一颗火热的心。
不是长城缺不了我,
是我与长城相依为命。
没有我,
无碍中华的新生,
没有中华,
世界就塌了一座长城。

——陈虹《大师的抗战》

材料三   在联合国大夏内,悬挂着中国政府赠送的巨幅长城挂毯;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批准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2002年,长城被列入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分别提取图1、图2中长城的信息。
(2)材料二中“外来的盗贼”有哪些暴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礼锡归国的历史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请你写一篇关于长城的解说词。(要求:所写内容包括历史背景、简要过程和主要影响。)
2021-05-23更新 | 1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曾经辉煌,令人神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白在《古风》组诗中赞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1)李白诗中赞颂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材料表明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唐太宗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针对当时“民少吏多”的情况,命房玄龄等精简中央机构,将中央文武官员由2 000多人减为643人;把全国划分为10道,将州、县合并为358个和1 551个。

杜甫《忆昔》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2)材料所述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何目的?杜甫诗中描述的是哪一盛世状况?

材料三:


(3)图一、图二的事件有什么共同意义?
2022-10-10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