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背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07 题号:330159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绝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材料二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成,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认为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

(2)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由中国皇帝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

(3)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15·山东临沂·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26]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追溯历史屈辱岁月。
(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请问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鸦片战争前,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向英政府提议:“只要我们对中国的商业活动处在受限制的状态中,就必然大受损害。政府要采取各式各样的办法,清除障碍,达到我们的目标。”为了达到“目标”英国人向中国进行了什么肮脏勾当?
(3)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什么条约?清朝一些官员称其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梦想。请列举1个史实加以说明。
(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5)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我们得到什么教训?
2017-10-19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专制君主制度在清朝达到了最高峰。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以农业为主,土地和人力构成了国家的经济基础。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逐步确立。18世纪,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逐渐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站在中国近代史开端放眼看世界的人们,虽然受时代与知识的局限,但是,他们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寻求强国御侮之策,由此可见,西方侵略者强加于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战争,既是一种凌辱,同时又是一种新的激励。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2)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国家走向强盛的因素有哪些?
2024-05-24更新 | 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要解体一样。

       一一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 中东一役,主客之势中逸东劳、重寡之形中强东弱,乃日人一举而扫平壤,再举而夺旅顺……七举而降威海,(中国)俯首乞怜如鱼困陆,索重款而不敢辞,割全台而不敢问,遂令二十三省如凡上内,任与国之需求,四万万人如阶下囚,听外人之笑骂。

       —一《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不准中国人居住。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四制)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学者认为从1840起110年的历史,就是西方侵略的冲击,以及中国有识之士为应对冲击开展的抗争扣探索。历次侵略战争都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冲击,在这样的冲击之下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发生了变革,即“冲击——坂应”模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与外界完全隔绝”状态的政策原因及英国为打破这种状态而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2)据材料二,分析“中东一役’’的最终结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重要影响。
(3)据材料三,写出与材料三有关的不平等条约名称。请用材料三的一句原话证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据材料四,试从中国人民“探索”的角度,列举一例应对“冲出”所作出“反应”的史实,并作简要说明(不得照抄示例)。

示例

史实:洋务运动

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019-12-20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