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局部抗战时期 >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8 题号:332943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年,有人这样写道: 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材料二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
材料三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中共抗日通电
(1)近代史上,“台湾归日本”和中国收回台湾主权,分别是哪场战争的结果?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突发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反映了中共的什么主张?
(4)近代, 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中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他们身上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优秀品质?请说出一位给你印象深刻的抗日民族英雄。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95 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 月18 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请回答: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3)1936 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揭开了什么序幕?

材料四: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4)请列举国民党军队打日本的战役一例。

材料五:“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5)材料五这段文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019-01-20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孙中山《兴中会成立宣言》(1894)

材料二   “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中华氏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

——梁启超1902和1905年文章观点

材料三   《再生》杂志是九一八书变后第一个明确提出“民族复兴”,并宣布以此为宗旨的刊物,先后发表了一大批宣传“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探讨如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论文。除此外,《评论周报》《复兴月刊》等刊物,明确以“民族复兴”为宗旨。其他许多刊物则大量刊登文章,或开辟专栏,就“民族复兴问题”进行讨论。

——郑大华、张弛《近代“中华民族复兴”之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判断“振兴中华”口号是孙中山为哪一革命团体提出的宗旨?其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梁启超首次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后,为什么会很快被时人所接受和使用?它认识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特征?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民族复兴”大讨论是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产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通过以上历史考察及所学知识,你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复兴有何认识?
2021-07-26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14年奋斗,中国军民取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谁欲征服支那(注:日本将中国称为支那),必先征服中国的(“中国的” 是编者的加注)满(注:满洲,泛指中国东北地区)蒙。如欲征服世界,心先征服支那。

——《田中奏折》

材料二在抗日战争中,中共的军队从最初的约4万人,经过不足8年时间,就发展到近百万之众。关键在于,中共在敌后能够与农民打成一片,取得其拥护和支持。

——杨奎松《抗战期间国共 两党的敌后游击战》

材料三海外侨胞从“七七事变”到1940年底就组织了大型救国团体649个。广大侨胞节衣缩食,踊跃捐款捐物,至1941年初捐款就达26亿元国币……据统计,光南洋华侨回国的3000多名机工中为国捐躯就达1000多名,战后复原返国者仅1/3。

——缪慈潮《爱国主义一一全民族抗战的光辉旗帜》

材料四(日本在战争时期)国内大米生产量最高年1939年为1150万吨,到1945 年只有660万吨。为了解决供需矛盾,除加强对殖民地掠夺外,从1940年开始,实行粮食配给制,规定成人一人一天的供应标准为330克(1945年时减到300克),副食、蔬菜也都有严格规定。人民生活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根本得不到保证。

——张劲松、李保安《日本军事法西斯主义与战争经济》

材料五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概括《田中奏折》筹划的侵略步骤。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开始“征服” 中国的时间和事件。

(2)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时期,中共部队迅速发展的原因。1940年彭德怀在敌后根据地组 织了哪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3)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4)据材料四,指出这场战争给日本国内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日本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5)结合材料五,谈谈今天我们应如何以史为鉴,展望未来?

2019-01-31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