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伟大的历史转折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40 题号:3393484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称,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1)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2)“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3)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4)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请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既是中国人民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显民族独立】

材料一: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将那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推向高潮。

【固国家政权】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立社会制度】

材料三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19.1 1.5 0.7 71.8 6.9
1956年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资料来源: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寻探索之路】

材料四: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扬改革之帆】

材料五: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政策。

——邓小平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为了废除“这种制度”巩固国家政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件作为改革的法律保障?

(3)材料三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其实质是什么?

(4)材料四中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出现了哪两次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5)材料五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安徽农村“改革的政策”指什么?

2019-05-02更新 | 7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中国近现代史展现了一幅中国人民从屈辱走向探索,从探索走向复兴的画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民族沉沦】:
材料一:
自1840年至1949年的110年间,英法美日等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过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中国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在这数百次的侵略战争中,由日本独自发起的大规模侵华战争有哪几次?中国一败一成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探索之路】:
(2)面对外国的入侵,中国人民开始了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指哪一事件?
(3)从1860年到1920年,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们寻找的济世良方中,你认为哪位志士的方子是最猛烈而有效的?请你说明理由。
【复兴曙光】:
(4)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取得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意义是什么?
(5)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历程中,1978年是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转折。在这次伟大的转折中哪个人物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举一例。
【国家统一】
材料二

(6)材料二中三个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史上曾被列强所侵占。请写出历史上侵占上述三个地区的国家。其中,图一、图二两个地区在20世纪末顺利回归祖国。你认为中国能成功收回这两个地区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巨龙腾飞】
(7)跨入21世纪,中国以全新的姿态阔步走向世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华民族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昂首前进,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融入世界,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请列举一例中国积极融入世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事例。
2016-12-13更新 | 19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深入研究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开创了一条由新民主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国的现代化扫除了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上的障碍。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为后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征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从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从对近代以来18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从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规律的把握中走出来的,是从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5000年、500年、180年、70年、40年,这不仅仅是时间的凝练,更是无数中国人不懈奋斗、艰苦奋斗、卓绝追求的理想汇聚。时间的凝练、理想的汇聚,正是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

——摘编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1)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贡献。
(2)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诸多因素。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重大意义。
2023-04-08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