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走向近代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新航路开辟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95 题号:3572412
14—16世纪,对于欧洲的发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开始兴起,世界开始由分散逐步走向整体。请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哈姆雷特》
材料二:

材料三: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材料四: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的哪场思想文化运动?最早发生于哪个国家?这场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列举一例。
(3)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横扫法国的“革命风暴”指的是什么?英国的变革是指英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变革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图书馆是开放的知识与信息中心,从中我们可以查阅到想要的众多信息。

材料一 彼特拉克(1304—1374年)是意大利诗人和学者。他从修道院的图书馆中清理出古希腊、罗马文献的抄本,并用人文主义观点进行解释。随后,他的著作借印刷流传开来。彼特拉克最先应用“人文主义”一词,将“人的学问”与“神的学问”作出对比,被尊为“人文主义之父”。

              ——摘编自杨子竞《外国图书馆史简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彼特拉克做法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宣言》称,“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未来社会中,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将被消灭,因此不再有阶级。未来社会必将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由于马克思、恩格斯以建立一个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为目标,所以他们的思想为人们所向往、所追求。

——摘自刘玉安等《西方政治思想通史》


(2)材料二中的《宣言》是指哪部著作?依据材料二,说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想的未来理想社会的特点。

材料三 1902—1903年,列宁致力于研究农民问题,他阅读了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阅览室中有关这类问题的各种文字的书籍,认为工人应该团结农民,共同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同时,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交给劳动者使用。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得到满足,积极支持苏维埃政府。

——摘编自杨威理《西方图书馆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说出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中和20世纪20年代为团结农民而采取的措施或政策。

材料四 1918—1921年间,李大钊任主任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订购了40余种有关马克思主义及俄国十月革命的书籍,并经常在《北京大学日刊》上进行宣传和介绍。1920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等组织相继成立,它们都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主要活动地点,其中许多人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摘编自谷俊松《近代国立大学图书馆功能演变研究(1898—1949)》


(4)依据材料四,分析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贡献。
2020-06-30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欧洲文学史上的三大天才之一,其创作的“四大悲剧”剧情感人,语言生动,爱憎分明。


(1)材料一中的图片与欧洲历史上的哪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关?材料中两个作品的作者分别是谁?依据材料二,请你写出其中一部悲剧作品名称。
(2)这些作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潮是什么?这一思潮对当时社会产了哪些影响
2021-09-10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罗吉义《宋代商业的发展和商业政策》中说:“宋代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唐代的水平而进入了比较成熟和高度繁荣的阶段。”


(1)请任举一例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证明材料中的观点。
(2)某班准备赴图中标注地点开展“走访革命胜迹感悟党的初心”研学之旅。请任选一个地点,写出该地点发生的一个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及发生时间。

【家国情怀】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年8月29日)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以“弥天大勇”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结果。

【唯物史观】菲律宾马克坦岛上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石座铜碑正面刻着:“1521年4月27日,麦哲伦死于此地。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海。”碑的背面刻着:“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麦哲伦。”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客观评价麦哲伦。

【历史解释】英国1750—1870年农村与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



(5)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英国城市人口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解释。
2020-07-17更新 | 6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