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全民族团结抗战及胜利 > 抗日战争的胜利 > 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4 题号:3834821

【抗争篇:识人类良知】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揭穿谎言】

材料一: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材料二: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誓死抗战】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守住良知】

材料五: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1)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材料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

(2)七七事变爆发前,中国民众是怎样抵抗日本侵略的?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主要表现是什么?

(3)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4)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不输掉良知?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共产党派谁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始抗战?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材料三中“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的事件是什么?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概括第二次合作的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021-01-25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近代以来,却对中国连续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人民网


(1)材料一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

材料二   对于抗日战争何时开始,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过:“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显然,自1931年算起,到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整整是14年,而不是8年。

——摘编自中国干部学习网


(2)根据所学史实说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

材料三



(3)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重要的有效信息?(至少两点)

材料四   我们谨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日本皇军总将,兹此接受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由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中国政府及大不列颠政府于波茨坦协定所拟定的四个条款,及后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提出的附款,上述四强下称为同盟国。我们兹此宣布日本皇军总将,所有日本陆军部队以及所有日本辖下地区的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书》


(4)写出材料四中的“同盟国”在对日战争最后阶段所采取的一项重大军事行动。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对后人有何启示?
2022-10-04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道路自信源自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某校八年级学生组织开展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探索之路】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图一这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什么? 从图二中我们可以获取哪次会议的信息? 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图一与图二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创新之路】

材料二: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 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

——摘编自《近代中国历史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2)依据材料二指出,什么原因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挫折与失败”的史实。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是什么?“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具体指的是什么?
【合作之路】

材料三:中华民族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进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摘编自姜廷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什么事变的发生促使“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胜利之路】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做主。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国共“谈判桌上的激烈较量”和“三年的军事较量”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事件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感悟。
2024-04-04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