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改革开放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409558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材料二 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材料三 1979年深圳还只是南方沿海地区一个贫困的小镇。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00多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5万元。深圳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如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料市场”。创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请回答:
(1)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_______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大全国代表大会上____________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在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并请你列出1980年建立的除深圳以外的三个经济特区。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15-16八年级下·山西阳泉·期中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的生产工具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材料二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粮食作物麦、粟等传入南方。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的户口数量有很大的增加,单位面积耕地所负载的人口大大增多,这就迫使农民实行复种制(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产生并发展。江南推广了曲辕犁,普遍采用插秧技术,缩短了水稻在大田中的生长期,双季稻在南方出现。

——摘编自阎万英等《中国农业发展史》


(2)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


——整理自陈海秋《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3)据材料三,概括图表反映的共同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图一、图二、图三中出现共同现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021-03-24更新 | 4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
——新华社电文
材料二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年代1980年1981年1982年
粮食产量5.02亿千克6.70亿千克[来源:学|科|网]7.15亿千克

材料三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学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可知开启改革开放大幕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的政策因素?这一政策的推行有何意义?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正在作出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这一政策当中率先开放的是哪四个经济特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已经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依据材料四,我国1992年“大胆地闯”时提出建立什么经济体制?
2017-08-11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实施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这次土地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由私到公的转变】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 年到 1955 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2)材料二反映当时农村开展了什么运动?此项运动基本完成后,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三   1980年1月,在中共安徽省委召开的农业工作会议上,万里指出:“分田单干也不等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可怕,群众已经认可了。到底建立哪种责任制合适?主要看增产是否显著,农民收入是否增加,大多数群众是否欢迎。”……安徽的经验很快得到中央的肯定,并逐渐在全国农村推广。农村改革历程的开启,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新的民本思想。

——摘编自孙明杰《万里农村改革中的民本思想》


(3)材料三中“安徽的经验”指新时期农村推行的哪一制度?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制度在全国得以推广的原因。

【乡村发展的未来】

材料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广西考察。他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园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2021年4月27日新华网报道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请你为广西乡村振兴提出一点宝贵的建议。
2022-05-11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