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土地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6 题号:411596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副农家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使农民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


                                                                         ——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材料三: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20世纪50年代末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指出的“当年”分田与什么运动直接相关?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国家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改变?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怎样的问题?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建国后党和国家不断调整农村政策,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知识点】 土地改革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问题探究:
温家宝说,“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五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关注“三农”是当今社会一个热点话题,古今中外事例甚多。如现代历史上,苏联(苏俄)、美国、中国都不断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体现政府关注农业,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据此回答:
(1)唐贞观年间出现“马牛布野,斗米不过三四钱”的繁荣局面,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唐太宗采取有利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有哪些?到唐玄宗时期农业发展有何表现?
(2)苏俄政权得到巩固后1921年对农业政策调整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实施的农业措施又是什么?
(3)为防止农产品生产过剩,控制农产品产量、价格,罗斯福新政的做法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业生产政策进行多次调整,既有成功经验又有失误教训请 各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综上所述,这些措施实施、政策调整带给我们启示是什么?
2016-11-27更新 | 111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展开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开天辟地】

材料一:大革命在蒋介石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中失败。诞生仅6年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挽救中国革命的严峻考验。答案似乎是现成的:以俄为师,走十月革命那样的城市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但是,从南昌起义到广州起义, 城市暴动均告失败。中国革命向何处去?1927年8月以后, 共产党人尝试了一条崭新道路。
——摘编自《在历史的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86年回眸》
【改天换地】

材料二: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 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 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伟大转折】

材料三: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 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续写辉煌】

(1)上图是中共一大的会址,该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材料一中的“崭新道路”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条“崭新道路”是由谁开辟的。
(2)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什么?今年是该事件发生的多少周年?
(3)材料二中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如何变化的?这一变化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4)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上述图片中人物的历史功绩(或地位)。
(5)材料三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哪一重大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做出的什么伟大决策?
(6)根据所学,补全上面时间轴的内容。
(7)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024-05-27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材料二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1)材料一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部法律文献?是由什么机构颁布的?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我国“包产到户”的典型,请问这个地方是哪里?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的制度是什么?
(3)材料二、三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样意义?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2019-08-11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