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题型:综合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46 题号:415355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自宋后少名桧,我至坟前愧姓秦。

                                                                                                       ——秦观

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材料三:岳飞追击金兵时曾路过靖江,他看着跟随部队行进的依依不舍的江南百姓,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家就在这里安顿下来吧,将来必定是鱼米之乡。”并脱下身上的战袍送给百姓。后来人们在当地建造了岳王庙,并改地名为生祠。       

——《泰州地方志》


(1)对联中所指的“忠骨”是谁的遗骨?“佞臣”指谁?
(2)“靖康耻,犹未雪”中“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一与材料三的诗句和祠堂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学习了中国历史后,你对中国古代的英雄们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请写出你所崇拜的一个历史人物。
【知识点】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1】历史论坛,中国古代的中原汉族政权的统治者都很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x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x藏从此幸福太平……
材料三: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度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请回答: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
(2)材料二中当时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娶了文成公主?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3)材料三在历史上称什么?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4)结合所学知识,填空
A(辽的都城)是______民族是_____B(西夏的都城)是_____民族是_____
C(金的都城)是______民族是_____
(5)材料三中对峙局面形成的关键是宋金和议的达成,对于这次议和,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主要是否定,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盟约。第二种主要是肯定,认为签订这个盟约是件好事。你支持哪种评价?请谈谈你的看法
(6)通过材料一、二与材料三的比较,可以得出唐朝、北宋在民族关系的处理方面有何显著不同?
2016-12-13更新 | 90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2】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有矛盾、冲突与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与友好交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下图)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A、B所对应的政权名称。
(2)材料二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靖康耻”指的是什么事件?
(4)材料三这首词中的“匈奴”指什么民族?
(5)概括这三段材料所反映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2016-11-27更新 | 59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回答:
①材料中的“大宋皇帝”是谁?“北朝”是指什么政权?
②此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应如何评价此事件?
③此后宋朝政府(包括北宋和南宋)又先后和那些政权签订了和议条约?
2016-07-01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