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内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4153878
(原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代表的近现代交通方式在中国从无到有,深刻体现了近代化在中国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筑铁路,遭到众多官员的反对,提出了二十五条反对理由。其中有:山川之神不安、容易招至水旱灾害、财政困难、容易翻车,等等。清政府据此认为“铁路断不宜开”。
材料二:开平煤矿由于煤质优良,设备比较先进完善,产量不断提高,所产煤除供应军事工业外还在市场上出售。为解决开平煤矿的煤炭运输,李鸿章于1881年下令修建唐胥铁路,铁路建成后,一些大臣以火车开动会震坏皇陵的风水为由,一度强令用马拉火车。
唐胥铁路示意图

材料三: 一五计划重点工程示意图

材料四 :从1978年至2016年,我国交通运输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交通运输信息化、现代化迈进。交通运输网覆盖城乡,村村通已经变为现实,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我国铁路交通发展缓慢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开平煤矿的创办和唐胥铁路的开通各有何意义?
(3)从材料三的图中可知,交通建设的重点建设区域是什么?结合材料三、材料四简析新中国交通业发展的呈现怎样的特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辨析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法,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材料二:(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像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请回答:
(1)李鸿章等人为解决“独火器万不能及”掀起了什么运动?在这场运动前期,他们提出了什么口号?为了改变“火器不能及”的局面,他们创办了哪些近代军事工业(写出两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运动倡导者的梦想”带来的积极影响。作者认为“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的救国之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公车上书”的领导人都有谁?
2021-04-12更新 | 5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奕䜣考虑到,由于中国和外国的“语言不通,文字难辨”,急需培养外语人才,为此,要求设立同文馆。同文馆成立后,课程初设英、法、俄文;1866年,学习科目增设了算学、天文、物理、化学等,引进西方近代学科知识。

——《近代教育制度的变迁》


(1)奕䜣是哪一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一概括同文馆的作用。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和孙中山引领“近代中国变革”的共同时代背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们领导的近代化探索运动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20世纪早期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了一场革新运动,它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张鸣《摇晃的中国》


(3)材料三的“革新运动”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运动的意义。
2023-02-16更新 | 5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国强民富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和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李鸿章只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 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梁启超《李鸿章传》


(1)材料一中的“少数人”有哪些代表人物?(列举一个即可)“学西洋”具体指什么运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轮船招商局”诞生的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诞生的背景。
(3)依据材料三回答,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如何。
2023-11-05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