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贞观之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7 题号:4159241
近年,反映封建帝王的电视剧热播荧屏。请结合下列影视剧海报,回答相关问题:

(1)以上电视剧反映的帝王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只写编号)
①蒙古族的是:    ②满族的是:   ③汉族的是:  
(2)元朝为对其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3)清朝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西藏的管辖?
(4)综上所述和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加强边疆管理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唐朝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皇帝,他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毛泽东评价唐朝一位皇帝:“她的确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他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材料三: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

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前三则材料中描述的皇帝分别是谁?

(2)材料一皇帝特别重用贤才和善于纳谏,请举出当时的三位名臣。

(3)材料四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2019-05-20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古代的历法与朝廷官方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崇祯年间,经皇帝准允,礼部尚书徐光启聘用龙华民(在华外国传教士)等人,大量参考17世纪初的西方天文学成果,在1634年撰成《崇祯历书》,大大校正了当时历法的偏差。

1.结合所学,判断下列推论的正误。(正确的填涂A,不正确则填涂B)
①徐光启所任职的“礼部”隋唐时隶属于尚书省,是为“六部”之一。(     )
②徐光启能够入朝为官,可见其应通晓八股并在科举考试中成绩优异。(     )
③徐光启任职礼部期间,听闻沿海地区奏报郑和船队远航归来的消息。(     )
④十七世纪初西方天文学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是因为工业革命的爆发。(     )

材料二   早在明万历年间,徐光启就曾因与西人合修历法而遭保守势力抨击。他们称此举是变乱中国“纲维统纪之最大者”。即使在《崇祯历书》修编期间,保守势力的攻击也未停止。徐光启死后,声讨声浪愈盛,以致此书“竟未施行”。

2.材料二中“保守势力”的身份当是(     
A.儒生B.道士C.僧侣D.教士

材料三   明清之际,西洋教士汤若望将《崇祯历书》保全下来献予清廷。清初曾有人上奏恢复明初《大统历》,遭顺治拒绝。后经日食观测,汤若望所进历法“纤忽不差”,遂成钦定历法,赐名《时宪历》。顺治甚至封汤若望掌管钦天监,并称自己得此“贤人”相助并非偶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推测顺治推行《时宪历》的原因。

材料四   清代学者梅文鼎曾对这段历史反思到:“今之为《授时》法者,辄疑(动辄质疑)西说;而尊西术者,往往欲抹杀古人……彼此既不相通,遂鲜持平之论(少有没有偏向的论说)。唯徐文定(徐光启)下语,犹有斟酌。”

4.徐光启曾写下“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的诗文。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如何看待明末至清初历法变迁的实质?
2024-04-18更新 | 7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唐太宗时期,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也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写诗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在金殿大门前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材料一中,唐太宗这句话主要阐述了什么关系?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科举制度是在哪一个朝代形成的?在哪个朝代得以完善?
(3)科举制度在当时产生了什么作用?
2018-04-14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