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 俄国农奴制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4338877
根据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国内矛盾激化,1856——1860年爆发的农民暴动和起义总计约290次。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改革,使俄国终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卷入欧洲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旋窝中,进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的失利,不断激化国内各种矛盾,引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俄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后,苏联不断强大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了德国法西斯,拯救了欧洲,战后,俄国不仅主导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也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材料三:苏联解体后,经过普京总统第一任期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第二任期的“可控市场经济”改革,俄罗斯摆脱了经济危机。走出了困境,实现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俄罗斯传统上是一个欧洲国家,其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均在欧洲,俄欧关系的改善是一种双赢,然而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恐惧和不信任从未消失,因此,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开始对俄罗斯实行了多轮经济制裁,俄欧关系状况不容乐观。
——摘自鞠维伟《俄罗斯:徘徊在欧洲的边缘与中心之间》
(1)据三则材料,分别指出俄国在不同时期摆脱危机,实现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概括这些因素的共同特点。
(2)一位同学对俄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行了如下归纳,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做出推理与判断,并在下面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内容。
☆19世纪60年代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20年代后→苏联不断强大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世纪末21世纪初→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3)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上述判断。
2015·河北保定·一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表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企业数/个工人数量/个产值/千卢布
1860年99116007954
1879年2874200051937

材料二   林肯在一次演讲中说:“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适用于10个叛乱州的奴隶。

——摘编自安德鲁·玛尔《世界史》

材料三   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文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家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材料反映这一事件给俄国带来了什么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林肯政府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什么?《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带来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新领导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上学习西方文明的举措。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19世纪中期俄、美、日三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023-12-01更新 | 6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


                 
(1)依据材料一说当时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什么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新现象对当时的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者给以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对其中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的贫民,赦免还贷、遇到了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文帝治国理政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文帝及其继任者施行这些措施带来的结果。

材料三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当时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三认为当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在此期间,农村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农民成为富农,更多的农民却更加贫困,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富农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雇佣贫雇农,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4)依据材料四,分析农奴制改革对俄国农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归纳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至少两点)
2020-01-17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英国在修列强中拥有的殖民地最多……有“日不落帝国”之称。可以说,这时期已经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的原因。

材料二   一位日本历史学家这样宣称:“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舶来品”。早在6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自1868年起,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

——据《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什么事件导致1868年“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在这次变革内容中最具前瞻性的措施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文明的特点?

材料三: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国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3)材料三中阻碍俄国发展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化(或近代化)进程铺平了道路”?
(4)综上所述,大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1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