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走向近代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新航路开辟 > 探寻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9 题号:435007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
【萌芽期】
材料一: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海湾地区,如意大利的威尼斯;渡口附近,如英国的牛津;堡垒周围,如英国的曼彻斯特。
材料二:当时,欧洲人对东方十分的向往,马可·波罗也宣传亚洲很多地方黄金遍地,而意大利商人通过经营来自东方的胡椒、丝绸等商品而致富,更坚定了他们前往东方发财的决心。
【扩展期】
材料三:二百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改变,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确立期】
材料四: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立。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
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回答问题,随着城市的兴起,形成了什么阶级?,该阶级的形成有何意义?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哪些国家促成了该事件的发展?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的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次革命中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核心标志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现在经济发展的格局是什么?在经济发展的严峻情况下,中国将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世界经济经历了由区域性交流到全球化发展的过程。请你完成有关问题。
【中国经济引领世界】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我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请回答:
(1)_______________(历史事件)后,汉朝和西域、西亚地区的交往频繁,丝绸之路开辟。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了加强管理的贸易机构叫___________。元朝时,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____________的著作描述了元朝________(首都)的繁荣景象,引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住。
【世界经济日益密切】
材料二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
(2)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从18世纪60年代起,先后到来的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两次工业革命中,助推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分别是什么?
(3)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持续繁荣,尤其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全球经济成为一体】
材料三 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4)根据材料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及促进这种趋势的因素。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趋势,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2013-08-30更新 | 1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一部世界近代史,从“世界历史”视角来看,就是一部逐渐由分散走向一体化的历史,在此过程中,各地区各民族文明在碰撞中交流、互鉴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材料二: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影响是深刻且久远的,但作为事件的当事人欧美和拉美,他们则持有不同的观点。在欧美人眼中,哥伦布发现美洲是一大创举,哥伦布是他们心中的大英雄,而在拉美人眼中,自己的土地被哥伦布发现是拉美的灾难,而哥伦布正是灾难之源。

——王学玢《浅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影响》

材料四:17世纪的50至70年代,前后达20多年的英荷海上争霸战争,尽管荷兰在军事上没有完全输给英国,但从整体上说,荷兰海上实力大为削弱了。荷兰在经济、贸易、海运方面的实力大为下降,从此“海上马车夫”把海上霸权让给了英国,沦为欧洲二流国家,英国成为海上霸主。荷兰的衰败,归根于爱国心与进取心的丧失。荷兰人宁愿把两百多年来累积的资本,借贷给英、法等国的政府与企业,享受稳定丰厚的利息收入,也不愿重拾“海上马车夫”的进取精神,对外冒险犯难。

——整编自百度百科《英荷战争》


(1)根据材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欧洲能够在15世纪晚期16世纪初“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所具备的客观条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最早进行殖民的是哪两个国家?为什么说早期殖民掠夺“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站在欧美人和拉美人的角度说明或崇拜或憎恨哥伦布的理由。
(4)战争是人类文明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根据材料四,概括英荷战争的结果。从荷兰的衰败中得到什么启示?
2023-03-01更新 | 9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14世纪,西欧开始出现新时代的曙光。新兴资产阶级为发财致富,尽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必须冲破教会设置的各种清规戒律。于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封建统治相对薄弱的意大利悄然兴起。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   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利在其著作《根》中写道: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被作为奴隶辗转贩卖,在种植园中辛苦劳作。他的子孙也只能是世世代代被卖来卖去,书中写道:“就是为白人工作一千年后,你还是黑奴”。在黑奴拍卖台上,一位黑人母亲当众摔死自己亲生的婴儿,为的是“你们对我所做的一切,休想再做到我孩子身上。”

材料四   2020年5月,美国白人警察无故当街跪压虐杀黑人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死前连呼“我不能呼吸!”“妈妈!”“妈妈!”为反对警察暴行,美国多地掀起抗议浪潮,但评论家指出“弗洛伊德之死”难以改变美国数百年以来对黑人的结构性压迫。


(1)材料一所说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它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开启“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这一事件开启了“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
(3)结合两则材料,谈一谈“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事件和“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的共同作用。
(4)依据材料三,说出昆塔及其他黑人的悲惨遭遇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对黑奴贸易的认识。
2021-12-09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