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9 题号:4427785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也是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生存之路的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

(1)请你结合材料一图中A、C、D三次侵华战争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材料二:《百家讲坛》袁腾飞说:在中西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君主立宪制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了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2)结合材料二,请指出“国人学习西方的技术”指什么历史事件? “民主共和这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虽然变了样”,但引起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请回答此“巨变”指什么?
(3)材料二中“后来,中国人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为此,其代表人物发动了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中国的土地可以政府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4)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其意义是什么?
材料四:

(5)材料四中标志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相关事件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A、B、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准将香港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摘编自1842《南京条约》

材料二   1894年7月25日,日军以偷袭大清帝国运兵舰队为发端,不宣而战,挑起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大规模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最后以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赔偿2.3亿两白银而告终。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

——摘编自《解放军报·民族痛中国梦》

材料三   


——摘自1900年西方国家的宣传画《八位强人正合力痛打一位弱者》


(1)材料一中的A、B是福建开放的两处通商口岸,指出A、B的地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关条约》的两项条款。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谈谈《马关条约》签订后对中日两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所指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谈谈你的感想。
2020-03-22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要条约及影响。

《南京条约》“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马关条约》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材料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材料三:《生物多祥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上,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赢得多方称赞。在谈判的最后阶段,中国为实现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愿景,推动协议达成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2018年以来,进博会成功举办六届,依托中国大市场优势,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对加快构建新 发展格局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缺。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固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并发表题为《推动停火止战 实现持久和平安全》的重要讲话。中方呼吁尽快召开更具权威性的国际和会,凝聚国际促和共识,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材料四: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时,17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等就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发来 1500多封贺电贺信,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友好情谊和美好视愿。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坚信中国共产党将在新征程上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据材料一,指出《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概括三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二中1945年、1953年、1971年、2001年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四件重大史事。
3.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以来我国国际地位的发展趋势。
4.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在世界上树立了怎样的形象,概括其表现。
5.从以上材料和问题中你能体会出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赢得这样的国际地位,其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原因是什么?
2024-04-21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                                                    

——摘自北师大版八年级教材

材料三:八国联军侵满朝,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军,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对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写出与近代历史上北京被占领的两次战争名称。       
(4)综合三则材料分析近代中国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
2017-12-05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