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74 题号:4496804
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成功,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燃起新的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什么理想目标?影响孙中山提出这一理想目标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什么不足?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3)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为什么能被众多的中国人接受。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一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

材料二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   孙中山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说:“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他总是以“爱国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国”等鞭策自己。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师夷长技的主张”得以实施是在什么运动中?请写出一位代表人物。根据材料,概括该运动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不要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康有为等维新人士创办的两个报刊。他们探索“新的救国之道”是指1898年的什么事件?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标志中国“千年专制”被推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指出孙中山认为能解中国“千年专制之毒”的解药。
(4)材料四认为孙中山一生追求的理想是什么?他们发起的护国战争取得的主要成果是什么?上述材料所提及的孙中山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023-11-12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唯有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了建都天京,就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的纲领……给农民们解除了封建剥削和封建压迫。他们有衣有食,感受到革命所给予的幸福

——摘编自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1)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中“建都天京”的时间及“农民革命的纲领”的名称,并说说这一纲领的意义。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荣宗敬、荣德生于1912年创办上海福新面粉厂,1915年创办申新纺织公司,逐步建立起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

(2)由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是什么?
(3)荣氏家族企业体现出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特点?推动这一时期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如图)



(4)由所学知识写出A、B两处实行的主要土地政策。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1947年颁布了什么文件?中国共产党制定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024-03-18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抚今追昔,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在植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

材料二   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事件
1911年10月10日A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济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1)写出材料一中“统一的革命组织”名称。该组织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表格中的A处应为哪一事件?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任选一个观点,说明理由。
2023-10-08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