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06 题号:4496844
中国梦就是富强梦,实现国家富强是世界各国的愿望。近代历史上,中、英、日各国为实现国家富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英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为满足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需求,英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加强殖民掠夺。19世纪末,英国的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成了“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4月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由此跻身世界列强行列。
材料三

     洋务运动时期的江南制造总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1)列举两例英国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殖民地对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具有什么意义?
(2)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什么?写出《马关条约》内容中直接增强日本国力的具体条款,并分析它对中国的危害。
(3)洋务派为什么要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就如何建设富强国家,在农村和城市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4)通过以上主题探究,谈谈你对中、英、日三国实现国家富强道路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读史探究

材料1:19世纪初,嘉庆皇帝与一个大臣有如下的对话:

皇帝问:英国是否富强?

大臣答:彼国在西洋诸国中称大,故是强国。至于富,是由于中国富,彼国才富。富不如中国。

皇帝问:何以见得?

大臣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再转手卖给其他小国,这不说明彼富是借了中国的光吗?假如我们禁止茶叶出口,那英国就会穷得无法过日子。

皇帝说:说的是。

材料2:鸦片战争之后,一部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提出面向世界的要求。魏源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据此,他认为做事情只要“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

回答:(1)材料1中,皇帝和大臣对英国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2)材料2中,魏源在哪本书中说了这句话?“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

(3)孙中山本人是否做到了 “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试用史实来说明。

2018-11-13更新 | 5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这些年一直在研究清末的改革。我始终觉得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清末面临的现代变革一直是非常被动的,你说不出哪个是它主动做的,都是在面临着巨大压力下,甚至付出巨大成本代价之后才做的。——著名历史学者雷颐

材料二:“新器物”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引入中国阻力尚且如此强大,“新政府机构”的益处相对间接,遇到的阻力就更强烈。例如,当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现代化舰队由沿海地方督抚建成,管理却仍沿袭传统地方管理水师体制……并不涉及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增强朝廷权力,都如此艰难,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艰难,可以想见。

(1)结合近代化早期探索的相关内容,举两例证明材料一中的观点。
(2)材料二中学习“新器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积极作用是什么?
(3)材料二中学习“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积极作用是什么?
2023-11-27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场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祖宗那套法还有什么用呢?就拿总理衙门来说,祖宗的法里并没有,是最近这些年要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

——康有为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无不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权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四:采取共和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康有为为了改变“祖宗之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3)材料三中的“革命”发端于哪场起义?请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列举一点即可)
(4)创办于上海的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什么?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
(5)材料四中“新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请写出一位代表人物。
2021-11-12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