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三大改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3 题号:450797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现代化)。近代社会的变革,……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摘自《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
材料三:1949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有哪些?“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哪一事件?为什么说“黑暗依旧”?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20世纪头2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革?
(3)材料二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指新中国的成立,这一事件之后,中国逐渐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请写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和标志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知识点】 三大改造 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八年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哪一事件?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2)在党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法规指导下,B阶段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出现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有哪些?(列举出两例即可)

材料三   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4)据材料三,概括说明当时安徽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省率先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
2022-08-14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推动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他们终年劳作,却仍不得温饱。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开展土地改革的原因。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编自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2)根据材料二,写出党和政府为实现“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的名称。并简述这一规划的基本任务。

材料三:

三大改造
行业改造前改造后
农业个体农民集体
手工业个体手工业者集体
资本主义工商业私人资本家国家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三大改造的实质。指出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途径有何不同。
2022-06-05更新 | 5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自古以来,人类一直面临着贫困(还有瘟疫、战争)的威胁,战胜贫困(饥饿)也一直是人类面临的共同的历史性、世界性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欧洲七国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模式比较

国家相对贫困治理方法
英国实施福利补偿,开展农民就业培训,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建设。
法国应用一揽子扶贫措施,开展“融入经济行动”(IAE)提升农民就业率。
德国通过重新构建“团结协议”(德国反贫困政策体系)激发城市购买力,让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
奥地利构建完善的慈善组织体系,引导农民参与社区治理,推行农民职业化,普及终身继续教育。
荷兰开展“流动辅导”提供创业补贴,实施创业导师制。
西班牙建立了完整的“农民(农场主)+合作社+公司”产业化经营体系。注重农村年轻劳动力培养。
意大利发放“国民补贴”并对使用范围进行严格要求,针对农村收入人群开展“参与式”
就业辅导和社区服务。

——赵迪罗慧娟《欧美国家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1,概括上述七国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措施。

材料3.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宗旨与民生发展目标没有改变,但采取的策略却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一时期的民生发展理念就是通过快速做大财富“蛋糕”来解决贫困问题并建设小康社会。……因此,中国贫困问题的广度与深度自改革开放后持续不断地得到大幅度减轻,并迅速解决了10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步入小康乃至富裕生活的境界。

——郑子青、郑成功《消除贫困:中国奇迹与中国经验》

材料2.毛泽东同志指出:“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他认为,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小农经济因为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因此不可能使中国彻底摆脱贫困,只有建立合作社才是使人民群众由穷苦变富裕的必由之路。1955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思想,他指出:“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韩振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脱贫事业的演进历程》


(2)根据材料2,概括建国初期党的“共同富裕”的思想(不得照抄原文)。结果如何?
(3)根据材料3,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民生发展理念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在农村具体实施了什么政策。

材料4.党的十八大(2012年)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等的消除贫困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让国家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取向,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新理念新战略新思路。在精准扶贫理念的有力指导下,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展开了全方位、立体式的脱贫攻坚行动。经过近8年的努力奋斗,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现行标准下的近亿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目标,中国由此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田鹏颖綦玮《“精准扶贫”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4)根据材料4,概括十八大后我党的扶贫理念。你从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历史得到的什么启示?
2022-06-12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