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贞观之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103 题号:45718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贞观末年,年仅3岁的大食人李卫彦(后改名)随父亲和商队踏上丝绸之路,穿过茫茫戈壁,来到长安,在唐朝生活了近60年。晚年,回到故国,写了一部回忆录,请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展开合理想象,写出一段和回忆录基本吻合的话并加以解释。(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表述清楚,解释符合史实,字数不少于200字。
【知识点】 贞观之治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他是唐朝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皇帝,他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毛泽东评价唐朝一位皇帝:“她的确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他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材料三   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


(1)材料一中描述的皇帝是谁?他把哪位你大臣喻为可知得失的“镜子”?他的统治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毛泽东评价的这位皇帝是谁?她在科举考试中创立什么制度?
(3)材料三描述的皇帝是谁?他统治的鼎盛时期称为什么?
2020-12-21更新 | 489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2】当前举国上下正在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基本内涵是为民、务实、清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古鉴今,唐朝时唐太宗的统治政策,对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作为一代明君,唐太宗反复强调“为君之道,必须心存百姓”“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治世局面。
材料二     50年前,一个名字响彻神州大地。他,就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50年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二次来到兰考,瞻仰焦裕禄同志先进事迹,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对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具体指导,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新华网郑州2014年3月18日电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针对这一思想,他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
(2)材料二的焦裕禄同志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典型代表,与焦裕禄同一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还有哪些?他们所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什么?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你有何感悟?
2016-09-12更新 | 87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3】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伟大政治家。阅读下列唐太宗的言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太宗把君和民的关系比作什么?他为了缓和君民关系,采取了什么措施?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的繁盛局面称为成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认识使唐太宗善于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请举出被他重用的三位贤才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并写出唐太宗时期与吐蕃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
2019-04-06更新 | 2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