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 斯大林模式及启示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109 题号:4615809
不同的国情决定了不同的道路和治国方略。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君主立宪政体是当时英国国情的产物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适合中国实际
C.新经济政策促进苏俄经济的恢复发展
D.“斯大林模式”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
15-16九年级上·河北·期末 查看更多[10]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1】有人说:“(1929—1933年)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这里的苏联“独特实验”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创斯大林模式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2016-12-12更新 | 104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 (0.94)
真题
【推荐2】《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机。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斯大林体制的弊端B.开展工业化
C.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D.西方国家的封锁
2019-01-30更新 | 647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3】下列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
B.《国际歌》创作于巴黎公社失败之后
C.十月革命后诞生了社会主义国家
D.“斯大林模式”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2016-11-27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