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林则徐虎门销烟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00 题号:496684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840年以来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840年以来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什么?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条约中的什么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材料二中的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4)材料一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举出两例即可。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人民的抗争史
以下是某摄影爱好者游历历史文化遗迹时拍下的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李宏同学用这三张照片作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主题名称?

(2)任选一位照片的历史人物,用你自己喜欢的形式(如漫画,对联,杂文,诗歌,故事,历史短剧等)简介其主要事迹。(要求:符合选择形式的基本要求;史实详尽,真实;语言清晰,想象合理)
(3)当你某天旅游到这些雕像前的时候,你会有哪些感想?
2016-11-27更新 | 12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暑假期间,某学校组织了一次研学旅行。下面是研学小组发回来的研学资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与我们一起完成研学任务吧!

(1)图一的雕塑设计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主持者是谁?
(2)图二所示的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在哪一场侵华战争期间?在这场侵华战争期间,哪一国家侵占中国领土最多?
(3)图三的纪念塔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胜利而建立的?在此历史事件期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的事件是        
2020-04-29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2022年是鸦片战争结束180周年,硝烟与热血铸就着民族铮骨,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国家!要狠狠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摘编自1839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上的发言

材料二   1843年前后英国从中国进出口棉花税率由24.19%降至5.56%,棉纱税率由13.8%降至5.56%。中英交往中,遇有交涉词讼,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清政府官员董宗远上书道:“国脉自此伤矣。”

——摘编自《史学月刊》2015年

材料三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奇耻大辱”是指哪一事件?概括“派遣远征军惩罚那个国家”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国脉自此伤矣”是因为战后条约伤及中国哪两个方面的权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谈谈鸦片战争带来的启示。
2023-03-21更新 | 2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