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5 题号:4975215
制度或道路的创新,推动时代快速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 世纪,在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世纪伟人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


“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1)上图材料中中国人民“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分别代表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富起来”代表的标志性事件在中国开创了什么新的道路?

材料二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 1921 年后苏俄(联)粮食产量出现的变化及原因。你 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制度创新对于我们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吴玉章文集》

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已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定,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

       ——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

材料二 孙中山在1915年l2月写给友人的信中说:“帝政实施,祖国前途,顿增黑暗,以先烈手造之共和,转而为袁氏一家之私产,四亿同胞吞声咽泪”。1916年 5月,他致电各地革命党武装队伍的领导人,指示他们“一切事宜务求于讨袁各派协同进行,以收群策群力之效”。孙中山还在他发表的讨袁宣言中,提出“除恶务尽”,不仅要打倒袁世凯,而且要与所有像袁世凯那样破坏民主的人继续斗争。

——摘编自吴彤《孙中山与护国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顿增黑暗”是因为什么历史事件造成的?孙中山对该事件持什么态度?针对这一事件,孙中山又有哪些具体的革命行动?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所秉持的政治理念。
2020-05-17更新 | 10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下面是某同学收集的影响中国二十世纪的三位伟人的相关资料,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资料一,说说孙中山为什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2)根据资料二,分析毛泽东是如何“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印证资料三所反映的观点。
(4)综合上述资料,概括三位伟人共同的追求。
2019-04-05更新 | 7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尽管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但是从帝制的废墟中却不能自动产生出一个现代型国家,而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

有同学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有限。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4-04-19更新 | 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