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人民解放战争 > 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 > 重庆谈判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50464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作为和平谈判代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946年那一次,陈嘉庚先生对我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但是我们还是满怀诚意地和他谈了,因为人民需要和平,广大人民还不了解蒋介石的假和平骗局。现在我们又和他谈了,但今天的情况与往昔大不相同,今天可以说,无论打也好,和也好,我们有信心有力量使它一定能实现……

材料二 这次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中心问题是接受改编和渡江,这是不能妥协的,必须坚持。今天的革命绝不能再如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那样,由于中途妥协而由反动派最后胜利。历史经验证明,革命不能进行到底,则一定失败。

——以上材料均引自北平和谈期间周恩来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陈嘉庚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说“今天的情况与往昔大不相同”的背景。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和平协定的中心问题是“接受改编和渡江”的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北平和谈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将革命进行到底的。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结成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民主联合阵线,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使得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迅速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材料二:“张学良杨虎城劫最高统帅,目无党纪国法,形同叛逆,不‘讨伐’不足以张法纪”

——何应钦

材料三: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摘编自《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当前时机极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摘编自毛泽东在渝机场的讲话(1945年8月28日)


(1)材料一中“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取得的成就。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写出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的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后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什么?列举一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对日作战的胜仗。
(4)根据材料四,指出毛泽东认为“目前最迫切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
2024-01-05更新 | 5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在无数的历史瞬间都引领人民,奋勇向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铁壁合国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伍修权《七律·历史转折》

材料二:

         

材料三: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又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1)材料一中“别红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遵义会议在党的发展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共七大确立的“正确指导思想”及中共七大对中华民族的前途产生影响。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请指出“三年的军事较量”代表的历史事件。
2023-08-30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材料二   “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我们去,我们去了,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谈判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

材料三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9年1月在河北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胜了三大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行动,这一行动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这一行动最终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的谈判指什么历史事件?国共为“国内和平”达成了哪一协定?
(3)材料三中毛泽东所说的“胜了三大战役”是指哪三大战役?
2020-10-12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