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5 题号:5049795
阅读下列材料
2013年3月17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梦”的含义一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为什么“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运动倡导者的梦想”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3)据材料二,为实现“西方民主制度的梦想”,近代仁人志士作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4)据材料三,1979年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5)“中国梦”今天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你认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条件有哪些?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是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1)材料一反映的是近代化探索中的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漫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失败的根本原因。
(2)材料二中“更为可取的东西”指什么?19世纪末,先进的中国人利用这一“更为可取的东西”进行的近代化的探索是哪一事件?
2020-02-02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探索之路】

材料一   《探索中国近代化道路进程图》

(1)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中的填空。

【革命之路】

材料二   从大革命失败到全民族抗日战争前夕(1927年-1937年)这十年,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开辟了革命新道路,壮大了革命力量,探索了政权建设,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在险恶环境中,沉着应对,埋头苦干,奇迹般地度过最黑暗的时刻,开创出新的局面。

——《中国共产党简史》

(2)请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发动的武装起义名称?“开辟了革命新道路”是指什么?“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中完成的?

【创新之路】

材料三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由近代历史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伟大创举”指什么?请依据材料三概括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道路自信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024-05-28更新 | 5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现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四: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开展。一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
(2)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分别是什么?
(3)孙中山把材料三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其内容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写出这场“文化启蒙”运动的名称。这场文化运动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5)结合以上四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2019-12-31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