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外交事业的发展 > 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 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5146660
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       
①“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一边倒”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55年之前,除朝鲜、蒙古和越南三个社会主义国家外,与新中国建交的亚洲民族主义国家是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5国。而1955年到1959年短短的4年间,就有尼泊尔、柬埔寨、埃及、阿尔及利亚等10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这是由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D.“求同存异”方针获得认可
2021-06-20更新 | 108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说:“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亚非国家应撇开政治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的成功而努力。”在这次会议上,中国(     
A.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C.取消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D.冲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
2024-06-06更新 | 75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他的发言稿中,最有可能出现
A.“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C.“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D.“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2021-05-30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