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经济、社会生活及科技与文化 >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 交通、通信与文化生活的变迁 > 近代交通和通信在中国的出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9 题号:525617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马车和帆船等。鸦片战争后,轮船、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逐渐传入。

材料二   1865年,英商在北京铺设了半公里的窄轨铁路,并试行小火车。这一举动引起京城市民的惊诧和猜疑,视其为怪物。窄轨铁路很快被清政府责令拆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修筑了芦汉、沪宁、津浦铁路,形成近代中国第一个筑路高潮。到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9292千米。


(1)材料一中交通工具的动力在鸦片战争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对于火车的引入,近代中国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交通工具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17·河南·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15]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吃穿用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器物】

(1)观察以上器物,我们如果想了解商朝的社会生活,应该通过        来了解。(只写序号)
【饮食】

材料一   对于口腹之欲的追求,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由来已久。《尚书·洪范》所提出的治国“八政”里就把“食”放在了第一位。早在夏商之前,随着农业的产生与陶器的发明,中华先民已经普及了煮食方法。到了商代后期,中国人率先掌握了用水蒸气将食物煮熟的方法,这就是“蒸”。

汉代的餐桌上,不但有豆豉这样本土发明的食品,更增添了许多前所未见的陌生面孔。这当然要归功于张骞“凿空”西域的创举。“丝绸之路”开通以后,西域各地所产的瓜果、蔬菜等陆续传入内地,丰富了中原人民的餐桌。

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铁锅”与“植物油”的普及,终于为中国烹饪的代表技法——炒法奠定了基础。

在隋唐之前,人们还多饮野生茶,但到了唐代,人工栽培的茶树已经普及全国,和现代茶产地完全一致,茶叶种植和生产已经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

就美食而言,宋代大约能划作一道分界线——穿越回此时不会吃得太不习惯。首先不会跪着进餐难受,习以为常围坐一桌的合餐制也已出现,煎、炒、烹、炸越发普及完善,各地饮食风味差异基础上形成的菜系渐成气候;除了土豆、玉米、辣椒、番茄、红薯、洋葱等尚未引进,其他今日有的差不多都齐备够吃

——选自《中餐简史》


(2)依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用“蒸”将食物煮熟的方法产生于商代后期。为中国烹饪的技法——炒法奠定了基础是在南北朝时期。
②张骞通西域之后,豆豉和西域的谷果蔬菜等陆续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餐桌。
③唐代的时候,饮茶之风盛行,陆羽的《茶经》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④宋代时合餐制出现,各地饮食风味差异基础上形成的菜系渐成气候。
【服饰】

材料二   


胡服服饰盛行,与初唐、盛唐时期少数民族大量涌入或定居有关,各种穿着的服饰必然影响唐代的社会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氛围中,男人们由于战争和武备的需要,率先使用胡服服饰,使胡服服饰在唐代社会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两京、大都市中的皇亲国戚无不竞相模仿,上行下效,胡服、胡妆便成为时世风尚,从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之特有现象。

——摘编自程旭《唐韵胡风》


(3)依据材料二说出唐朝胡服盛行的原因。
【交通】










(4)以上交通工具中,属于完全机械化新式交通工具的是        。(填写序号)
(5)19世纪中叶以来,新式交通工具在中国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它们的出现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2019-06-20更新 | 12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然而,即使在1941年,仍旧可以在三四小时内人从外滩(注:上海外滩)中段跑到一点也没有改变的农村地区。乡村相距不到十英里;水稻田和村庄,可以从市区的任何一座高楼大厦上瞧得清清楚楚。……传统的中国绵亘不断,差不多伸展到外国租界的边缘为止。在乡村,人们看不到上海影响的任何迹象。

——《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


(1)材料一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图2事件反映了哪一阶级的思想?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社会变化呈现的特点是什么?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社会生活变化与时代变革有什么关系?
2023-09-27更新 | 8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引进电报技术,但均遭到了拒绝。而出访过欧洲、体验过电报通信之神奇速度的中国官员,在其游记中却生动描述了电报通信的快捷,《申报》《中西见闻录》等中文报纸也积极宣传电报的优势。19世纪70年代,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得清政府迫切需要以电报沟通军事和外交信息。1879年,李鸿章在天津试设电报获得成功。1880年以后,电报得到政府力量的保护,进而被迅速推广。

材料二   中国近代通电发展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906年12月3日广州绅商易学清等11人联名通电提出,勿将广九路权许外人
1911年10月12日湖北军政府即发出10道通电,宣告武昌光复,并呼吁各省呼应
1919年4月30日巴黎通信社第一时间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通电国内各报馆
1919年5月22日成都高等师范全体学生通电,要求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慰留辞职校长,惩办卖国贼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通电提出改组政府、停止内战等主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对电报的态度发生了什么转变。并概括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电报的引入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3)综合上述探究,谈谈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新事物的出现,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2021-05-07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