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走向近代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新航路开辟 > 探寻新航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8 题号:5256411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材料一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西欧各国的统治者和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都渴望从东方获取黄金、白银和贵重商品。而这时,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贸易受阻,西欧人开始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新航路的开辟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整体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雏形开始出现。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1998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已从最初的76个增加到132个,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加入了该组织……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麦当劳化”、“好莱坞化”、。迪斯尼化”、“商业连锁”等风行世界。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困扰欧洲的难民危机和财政危机使英国人为自保而决定退出欧盟;美国总统特朗普竞选时为争取选民支持提出“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口号,一时间使“逆全球化”言论甚嚣尘上,经济全球化的前景令人堪忧。
——培漏自《人民日报》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材料四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穿越千年、绵延万里的古老丝路因习近平主席的倡议而重返全球视野。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2017年5月14日——15日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包括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1500多人参会,达成多项共识,成果丰硕。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16日
(3)我国现在推行的“一带一路”建设有何意义?
2017·湖南郴州·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驱动世界发展的全球化”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初建联系】

材料一

A   麦哲伦

人们歌颂麦哲伦的历史功勋在于他的环航成功,为欧洲殖民主义者所进行的资本原始积累开拓了新的领域,而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加速了欧洲中世纪社会的解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进程的。所以麦哲伦是有功于人类历史的人物。这个命题本身便包含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既是殖民主义就有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区别,怎么能够要求被侵略者也在人类这一称号之下去歌颂殖民主义侵略者有功呢?

——严中平《论麦哲伦》

(1)依据图A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条件。并根据材料一,简要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利弊共存】

材料二

B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分布图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的高速发展,而工业的高速发展又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从而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的产生推动资本主义列强去加强殖民扩张,因之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一方面加剧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把更多的亚、非及拉美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体系。这样一来,世界就联结成一个在经济上、思想文化上密切联系的整体。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2)依据材料二图B,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垄断组织的形成对世界发展产生的影响。
【机遇挑战】

材料三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大事记(节选)

1969

互联网诞生,8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

1989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1990

两德统一

1991

苏联解体

1992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

欧盟成立

1995

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经济全球化与科技、技术的进步相互作用,使人类步入了信息社会,有助于全球性市场的发展,给予发展中国家过去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本、市场和其他有利条件。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甚至将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条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中国方案】

材料四   在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日益显现。……一些西方国家及其民众将自身面临的问题归结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后果,一时间逆全球化声音甚嚣尘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愈演愈烈。……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顺应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的同时,突破了长期以来西方主导的旧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利益格局,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合作共赢方向发展,开辟了经济全球化新境界,这无疑得益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丝路精神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新的精神动力》(《人民日报》2019.01.17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前经济全球化遇到的难题。并分析中国的解决方案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贡献。
2024-04-07更新 | 5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和商人纷纷扬帆远航,陆续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从此,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全球化”观念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被人们普遍关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越来越便捷和密切,时间和空间对人们的阻隔越来越小。西方国家放松对经济的管制,市场机制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各种关税壁垒明显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开放度不断扩大,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的国际流动更加通畅。

——引自罗文东《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球化"的特点。
2021-06-03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材料三   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外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历史证明,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是人类长期生产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1)据材料一,概括“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2)公元1500年前后,使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
(3)1500年~19世纪末,西方文明以其强势对亚非拉地区的文明形成巨大的冲击。举一例说明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影响?
(4)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认识。
2017-11-16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