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题型: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5296948
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回顾历史,两国之间的关系有紧张有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几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轻视阶段”,美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哪两次侵华战争?
(2)在“乐善好施阶段”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伙同其他与会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这一条约对美国有什么好处?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与美国的切实利益紧密相连,中国开辟的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与军事行动,同时也取得了美国的援助,两国之间合作密切。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美、英、苏、中等26国建立起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中美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相互配合,最终赢得战争胜利。 


(3)根据材料说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两国为什么合作密切?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有什么重要作用?

材料三: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在《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


(5)材料三中美国对中国持什么样的态度?为改善不利局面,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积极的外交活动增强了在世界上的威信和影响,请举两个事例加以说明。

材料四:(中美)双方同意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于共同承担责任,努力实现二十一世纪的和平与繁荣是重要的。……在加强双边经济发展、贸易、法律、环保、能源、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两国军队往来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两国还同意,两国内阁和次内阁级别官员定期互访,就政治、军事、安全和军控问题进行磋商。        

——摘自《中美联合声明》(1997年)


(6)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给两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作出判断:以下表述是从以下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写正确;违背了以下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写错误;是以下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写未涉及。

在这一百年里(近代中国),有五个国家在“改变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先是英国,它在两次鸦片战争和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等一系列事件中起着主导作用。其次是法国,它参与了1860年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用宗教和通商打开清朝大门的同时,开始向东南亚扩张,终因越南问题与清朝发生冲突,引发了1883年的中法战争,再使是俄国。一面多次在中外冲突中充当和事化,扮演调停角色,一面伺机侵占大片中国领土二日本人真正对中国构成威胁。产生影响,是在1894年的中日战争和随之签订的马关条约之后,从此,中国在东北部失去了朝鲜……在东部失去了台湾,丧失了对东海、南海战略水道的控制权,使中国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内陆国家……更危险的是,台湾作为日本殖民地50年,从文化上影响了整整两代台湾人。也正是日本人培养了台湾原住民对大陆的距离意识和独立性意识,为中国的统一埋下了永久地祸患根,为了让中国有效地牵制日本陆军,美国不错拔巨款援助,装备、训练军队,从此,美国开始直接介入中国的政治,从括手就日战争,到括手国共内战,再到目前支持分裂势力对抗火独政府提出的统一要求……美国改变中国的企图非常明确,毫无隐晦之处。那就是:逼倒共产党,分裂中国,看看美国在苏联、南斯拉夫解体和东欧巨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不难看出它改变中国的野心。

——节选自史景迁《改变中国》


(1)在近代企图改变中国的五个侵略国家分别是英、法、俄、日本和美国。
(2)自近代开始以来,在“改变中国”过程中美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3)《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美国培养了台湾原住民对大陆的观寓和独立性意识给中国统一埋下祸根。
(5)现在美国改变中国的险源企图就是要瓦解中国,分裂中国。
2023-10-13更新 | 29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条约。(见下图)

材料二   “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情形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是无法恰当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地抢劫被认可,所有的房间都被洗劫一空。清国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被砸掉……”

——《纽约日报》1860年10月9日

材料三   在签订某一条约前,李鸿章表示:“台湾已是日本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贪婪而傲慢地答道:“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

材料四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场战争?它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场战争?该战争发生前后,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给中华民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国家是谁?

(3)材料三中的“某一条约”是指什么条约?材料四涉及的条约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有什么感想?

2018-11-25更新 | 134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图,回答问题。

(1)你对是否重修圆明园有何看法?简述你的理由。
(2)有作家这样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谈一谈残缺的圆明园给了我们怎样的历史启示。
2018-08-28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