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题型:选择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52 题号:5376178
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
C.这是我国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
D.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1】下表为我国在“一五”时期的各部门投资比例。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D.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2017-08-16更新 | 101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2】毛泽东的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反映的事件是__________的建成
A.宝成、鹰厦铁路B.武汉长江大桥
C.南京长江大桥D.钱塘江大桥
2016-12-13更新 | 32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3】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这个经济术语应是
A.按劳分配
B.公私合营
C.五年计划
D.市场经济
2019-09-29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