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内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549893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二: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1865年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1866年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
1872年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1876年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1878年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0年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
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立

材料三: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材料四: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 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并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其它方面的强国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不断奋勇争先、救亡图存,直到1949年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鼓舞了华夏儿女满怀信心、携手向前续写新华章、建功新时代、创造新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技艺革新的遗憾】

材料一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从试》


曾国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和军事工业各举一例。
【救国探索的失败】

材料二 甲午一战带来的屈辱越是沉重,国人对于日本自强成功的领会也就越为深刻。于是强敌变成了榜样……这一事实非常雄辩地为西学致强的实效作了证明。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结合材料二写出“甲午一战”失败后中国人追求“西学致强”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场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什么?图中“民报”是那一组织的机关报?
【青春飞扬的奋斗】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
和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
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
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这是一道划出新纪元的壮举。
——《信念永恒》

(3)图中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怎样的地位?
(4) “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红船”是哪一事件?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5)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不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还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建设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据你所学,对此有什么感悟?
2023-11-24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咸丰十一年(1861年)       恭亲王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是为中国新学的起始。

同治二年(1863年)             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

同治四年(1865年)             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十一年(1872年)       李鸿章设轮船招商局。

光绪元年(1875年)             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七年(1881年)             李鸿章设开平矿务局。

光绪八年(1882年)             李鸿章创办上海机器制布厂。

光绪十四年(1888年)       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摘编自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材料二“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摘自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从洋务运动的“小变”到戊戌变法的“全变”,近代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有什么发展变化?

材料三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书写的挽联


(3)根据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先生”指谁?“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是指什么?“未竟之功”如何理解?
2022-11-25更新 | 7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曾在1883年向醇亲王倡议:“火车铁路利益甚大,东西洋均已盛行,中国阻于浮议,至今未能试办。将来欲求富强之策,舍此莫由。”但这一倡议仍被朝中“浮议”所搁置。……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铁路建设的一个高潮。至1911年,中国修成铁路4809.05公里,其中被列强控制的就达4476.24公里,占铁路全长94.1%。

﹣﹣摘编自《铁路史话》等


(1)李鸿章的倡议体现洋务运动的哪一主张?结合所学分析清末铁路格局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得力于1953年以来国家实行的战略计划,它保障了全部的工程都能用自己的材料由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大桥的建成通车,不仅改变了我国长江南北没有巨大铁路桥梁连接的历史,同时,它也将是我国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的人才。

﹣﹣摘编自《人民日报》1957年10月15日社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原因和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理解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2021-04-12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