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56588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材料二: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⑴材料一中所说的三次灾难性战争的名称和起止时间与我们所学的知识有不同,请根据所学的知识指出来。
⑵材料二中所说的“首都被敌人攻占”是在哪一次战争中?
材料二中的“这份礼物”指的是什么?“这份礼物”使列强取得了以前不曾有的侵略特权,这项侵略特权是什么?“这份礼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影响用两句话概括)
⑷列举出中国人民面对入侵表现出的“反入侵的连锁反应”(至少两列)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围绕着“激荡的百年”这个主题,同学们进行了体验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碰撞的世界】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被套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枷锁,像是一块大石投入了晚清社会这潭积水,使之“激荡”起来。中国人民在炮声中逐渐觉醒,开始了早期“探索”。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列举19世纪60-90年代中国进行早期“探索”的两个事例。
【勃兴的年代】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采取共和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新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它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全国的抗战】



(3)图1反映的是哪场会战?平型关大捷的作用是什么?

【人民的解放】

为了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充分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鼓舞广大农民参军支前,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龚书铎《中国近代史》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4)《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使得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哪一运动?该运动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起的直接作用是什么?说说“宣传”图片在这里承载的史料价值。
2023-12-27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新器物”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引入中国阻力尚且如此强大,“新政府机构”的益处相对间接,遇到的阻力就更强烈。例如,当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现代化舰队由沿海地方督抚建成,管理却仍沿袭传统地方管理水师体制……并不涉及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增强朝廷权力,都如此艰难,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艰难,可以想见。

——摘编自雷颐《被动的“新政”》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外国人如何通过条约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2)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中“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的历史事件。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沉沦与觉醒的认识。
2023-10-13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   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某次战争中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

材料三   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廉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某次战争”是哪次战争?这座皇家园林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情况的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情境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2021-10-14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