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近代科学文化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5675274
资本主义经济、领土的不平衡,导致西方列强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发生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并最终导致了战争。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九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比较

国 家工业生产
所占比重
排 名对外贸易总额殖民地占有
万平方千米
美 国23%—38%18%—11%30
德 国13%—16%29.7%—13%290
英 国32%—14%322%—15%3350
法 国10%—6%410%—8%1060

材料二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某次战争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经济发展、殖民地的占有数据说明了什么?
(2)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组成了什么军事集团?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为维护既得利益,组成了什么军事集团?
(3)材料二中的“某次战争”是指哪次战争?材料二中的“火星”指的是什么事件?制造这一粒“火星”的人是谁?     
(4)这场战争中的转折性战役是什么?人们称这场战役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所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就是指在资本主义主导下,世界各地由原来相对隔绝的区域性市场发展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世界性市场请同学们参与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主题的知识框架的设计。
(1)依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正确内容。

A.        B.        C.        D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知识框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此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9-04-23更新 | 1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11月结束的这场战争持续了4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在战时外交的赛局里,哪个玩家在战场上投入最多部队作战,讲话自然就最大声。由于红军节节胜利,因此斯大林在雅尔塔的地位特别重要。

——【美】沙希利·浦洛基《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

材料三   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与合作……但意识形态的对抗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

——摘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四   关于国际秩序演变的原因,当前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存在几种较为普遍的观点:首先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新老强国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使国际秩序发生转型;大规模战争是推动国际体系变迁的重要因素,两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力量对比,新的国际制度也伴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出现;除此之外,新兴大国的崛起与传统大国之间的关系,对国际秩序的重新构建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摘编自武岑《近代以来国际秩序演变综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斯大林“在雅尔塔的地位特别重要”的原因。写出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的国际安全组织的名称。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冷战开始的标志,并分析冷战开始的原因。
(4)根据材料,归纳影响近代以来国际秩序变化的因素。
2023-07-26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学校开展“工业革命”跨学科主题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希望为全欧洲工作”,这是马修·博尔顿的雄心壮志。

1759年,博尔顿在伯明翰附近租下了一块荒野的荆棘地,投资九千英镑,建立了一个大工厂——索霍工厂。这个工厂有五个主要车间,工人数达600人。其动力来源是依靠附近的人工瀑布,因而常常不能保证正常的生产需要。他迫切需要一种稳定的、充分的动力来源。

他很早就注意到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进,并邀请瓦特来到他的工厂。经过多年研制,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终于投产。1775年开始,各地订货源源不断。它不仅用于矿井抽水,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冶金行业中带动高炉鼓风机、城市供水等许多方面。随后法国、德国等纷纷派人来索霍工厂参观,并引进全部的技术设备。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掀起了一场动力革命,工业的集中成为现实。博尔顿和瓦特的合作,共同打出了蒸汽机的天下,实现了博尔顿“为全欧洲工作”的雄心。

——摘编自张万合《蒸汽机打出的天下——英国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简述索霍工厂的主要困扰因素,并概括博尔顿为实现“为全欧洲工作”所做的努力。

材料二

序号资料
19世纪初期,英国出现了工人捣毁机器的反抗运动。
19世纪40年代的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寸草不生。
1871年,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19世纪中叶,英国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生铁产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
19世纪以来,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不断出现,1851年,伦敦人口236万,巴黎人口100万以上。
1860年,英国伦敦建造了世界上的首条地铁。
1892年,德国汉堡因水污染而致霍乱流行,使七千五百余人丧生。


(2)依据材料二、围绕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提炼相关主题。
由序号(               )和(               )的事件提炼主题(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对跨学科学习主题“工业、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做个恰当的表述。
2023-12-07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