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5739800

以下是关于辛亥革命的部分材料,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政治遗嘱》(1925年)

材料三第2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困民全体。……

第5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16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30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49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第50条法院之审判须公开之。……

第51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1)三民主义作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请你根据材料一,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三民主义的含义。

(2)为实现材料二中“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孙中山在1905年建立了哪个政党?根据材料二,孙中山认为实现“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途径又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第2、5条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个主张?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吗?为什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中国人民从反抗斗争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必先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清王朝是中国反动封建势力的代表,同时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扫除这个障碍,要获得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

材料三:

时间主要内容
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竭诚表示将“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
1月15日孙中山致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宣告如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共和,则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将政权让与袁世凯
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帝制终结
2月13日袁世凯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宣布赞成共和
3月3日中国同盟会本部在南京召开会员大会,制定新纲领,宣布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第一、二、四条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1)材料一所示的内容是哪一组织的政治纲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个障碍”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集中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项?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这一主义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依据《辛亥革命大事记(1912年部分)》,这些斗争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2020-12-12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6年3月3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政协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将举办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进一步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实现“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地点
革命活动
1894年11月
美国檀香山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1911年10月
湖北武汉
领导辛亥革命(或领导武昌起义)
1912年1月
中国南京

1924年5月
广东广州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刚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中也透出一颗出赤诚的爱国之心。欣赏书法之时,思考以下问题。

请回答:材料一是高新区某学校学生做有关“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手抄报时所做表格,请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他们完成内容。
2016-12-13更新 | 8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   中国革命道路,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也就是说,先到农村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三   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摘编自部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上)

材料四   抗战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与国民党方面达成一致。但随后国民党公然违背协议,发动内战,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制定出相应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解放军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作风,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为此他进行了哪些探索?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革命道路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道路开始的标志。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说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了哪些努力?“军事较量”中,中共迅速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4-03-03更新 | 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