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5755543
在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的道路,某班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分组讨论活动,请你参与。

(1)填出表格中的史实。(写出一点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洋务运动是由哪一派别推动的?此派别展开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什么?
(3)戊戌变法又被称作什么?列举变法中的两个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请你为这个历史讨论活动起个主题名称。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李鸿章大事年表(部分)

1863年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人才
1865年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1866年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
1872年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1876年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1878年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0年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北洋规队正式成立

材料三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1)为了寻求“御侮自强”之术,李鸿章进行了哪一场实践探索?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李鸿章的作为主要涉及哪些领域?他领导的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处于什么标志性的地位?
(3)根据材料二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个。列举近代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个。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其兴办洋务最终没能实现富国强兵的原因是什么?
(5)一百多年来,国人对李鸿章毁誉不一、有的赞其为“改革者”,有的则贬之为“卖国贼”。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2023-12-24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

材料二       甲午战争在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历史灾难的同时,也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危机意识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近代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和寻找挽救中国的思想和道路。

——摘编自施亚美《中国的觉醒与中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怠不可及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孙中山全集》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师夷长技”的主张得以实施是在什么运动中?根据材料,概括该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认为能解中国“千年专制之毒”的解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标志中国“千年专制”被推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概括近代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2024-01-25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并提取相关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之一。请仔细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并完成相关问题。
第一组:
       材料一:乾隆曰:“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国家大事由皇帝一个人说了算,是我大清朝的家法。自从祖父(康熙皇帝)、父亲(雍州皇帝)以来,关于用人和听取建议等一切事情,决定权从没有交给别人。】
       材料二: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1)分析材料一二,分析此时中英两国的差异。面对这种差异,19世纪末20世纪初部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   
第二组:

(2)分析图一和图二,分析此时中英两国的差异。面对这种差异,封建地主阶级是如何应对的?
结果如何?
(3)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2018-03-27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