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8 题号:5799272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进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追求经历了漫长的艰难的历史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追溯屈辱岁月】

材料一: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上述史料出自哪一部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怎样的影响?
(2)材料一曾经被清朝一些官员称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梦想。请列举史实加以说明(至少两个史实)。
【追求民族独立】

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


(3)为了弥补第二期的不足,先进的中国人引入了西方哪一进步思想理论?先后发起了哪些探索
(4)通过对以上历史的学习,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请政府有何举动?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2019-01-08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全球联系”, 系指15世纪以后出现的,以欧洲人为主导的跨越国家、民族、文化和社会形态界限的很多接触与互动,全球联系的建立,造成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交换……

——摘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1)材料一中的“全球联系”指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对于“全球”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   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户品返回英国。

——摘自《世界历史》救材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设计一幅简明的(英国贩奴贸易路线示意图》。

材料三   如果没有巨大的技术优势确保帝国的建立,再强的动机也不能使帝国主义者在世界行使统治权。在整个19世纪,工业国家发展了高超的运输,通信和战争技术,使帝国主义者在全世界通行无阻。最重要的运输业创新是蒸汽轮船和铁路。19世纪30年代英国海军工程师将工业革命中的蒸汽动力应用于军事,建造了火力强劲的大型铁甲舰。由于蒸汽舰船可以进入内河航行很远,它们使帝国主义的势力直抵外国内陆。1842年英国军舰“复仇女神“号进入长江江面,导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不久,蒸汽动力军舰将欧洲势力带入亚非两洲的内陆。

——摘自赫伯特 齐格勒(新全球史)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清政府战败后于1842年被迫与英国签订的条约名称。列举该条约中便英国动机得以初步达成的相关内容。
(4)分析“英国贩奴贸易工业革命,鸦片战争”三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020-11-13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史。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这种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

材料二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头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指什么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此次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条款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是?除了该战争外,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还制造了哪一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3)材料三出自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什么影响?
(4)面对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有人将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国救民的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说说“温药慢治”指什么?
2023-03-02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