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5914394
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19世纪60年代的东西方世界风起云涌,中、俄、日三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部分)
时间课程内容
1862年英文
1863年法文、俄文(后增加德文、日文)
1867年增设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京师同文馆课程内容的特点,并概括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怎样“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敌对情绪”的。材料三明治维新大事年表(部分)

——据高中历史选修教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整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属于“殖产兴业”措施的两项内容(写出表中序号即可)并简要评价日本的明治维新。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汉阳铁厂

材料二 1898年初,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学习)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6月,光绪帝颁布诏书,戊戌变法遂起。

材料三 一百多年前,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汉口、汉阳的新军随之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百年后的今天,国家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来纪念这一伟大的革命。


(1)材料一中的企业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中出现的?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请简析康有为为何主张“近采日本”?戊戌变法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联系材料三,请回答我们为什么要纪念辛亥革命?
2019-11-16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筑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材料二:1953年﹣1956年,我国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在上海组装成功;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材料三: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设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1)材料一中“把中国拖入世界”的这场战争是什么?为“寻找新出路”而开启中国近代化的是哪一事件?
(2)材料二中出现“许多历史第一”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时期工业建设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是什么?你认为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取得成功的经验有哪些?(写出一点即可)
2021-04-01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作为世界上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有过辉煌,有过衰落。而现在,它正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一起沿着它的过往,来见证它的再一次崛起

【高度繁荣·宋元文化】

材料一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即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力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储之……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


(1)材料一所描述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沉沦·落后挨打】

材料二



(2)完善材料二中的《鸦片战争示意图》,把A、B指代的条约名称和通商口岸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这一场战争为何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醒来·近代化的探索】

材料三   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蒋廷黻编著:《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


(3)与材料三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如何?任举一例中国人进行的与制度相关的探索。

【崛起·走向国际】

材料四   依靠综合国力和发展需要,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如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2014年在南京举办的第2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浙江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等。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杭州获得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的主办权。一系列国际盛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

——《中国历史》部编版八下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能够成功举办多次国际盛会的原因是什么?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什么深远影响?
2022-05-31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