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两晋兴亡及江南开发 > 永嘉南渡和江南开发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8 题号:592370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徐州扬州地区的发展,只是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自东吴起经东晋到南朝,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当然六朝时期各地区经济发展与进步的轨迹是不同的。总而言之,六朝时期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由长江流域逐步推向珠江流域和闽江流域的;就长江流域本身而言,尽管长江上游地区在六朝以前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但在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长江上游地区,原来经济水平较差的豫章地区又迅速发展并开始跟上。这样,整个长江流域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富有生机的经济带,这与北方黄河流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恢复与发展缓慢形成鲜明对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地区?试总结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2)材料二反映了魏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

(3)这一时期“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4)这样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5)针对你家乡经济发展,请你提出两条好的建议。

【知识点】 永嘉南渡和江南开发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流。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材料二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 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 史记》 译文

材料三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沈约( 梁)《宋书》


(1)材料一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什么现象?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一说《 宋书》 里描写的江南地区和《史记》里描写的江南地区有什么不同。请你分析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3)综上所述,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2020-01-02更新 | 7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这条道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写出“这条道路”名称及开辟道路的关键人物?根据材料二,概括这条道路的作用?

材料三:“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四: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写出三条)
2019-12-25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东汉末年起三国”,“魏晋尽风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行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实行“汉化”的原因。

材料三   



(3)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两则信息的关系。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哪些历史发展趋势?
2021-02-04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