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武昌起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9 题号:6095887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史实
14—17世纪欧洲进行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广泛流行。
1640年-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逐步确立起君主立宪制。
1765年—1840年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其标志性发明为      ①       ,通过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英国的生产力水平,使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
1789年起法国大革命爆发,颁布《人权宣言》等一系列法律文献。通过革命法国摧毁了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19世纪30、40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1861年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美国开始南北战争
1868年起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本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进行明治维新。
1898年6月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进行        ②       
1911年10月革命党人领导武昌起义,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相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经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       ③     革命。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中①②处补充完整。材料中③处革命被称为什么?
(2)请用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写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列举材料中的一例史实,用以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一直指引着革命的人民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自觉行动”这一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与“历史发展动力”有关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两个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提升。)
2023-05-05更新 | 13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前,黔西县石板乡200多户苗族农民中,每年秋收交租后,粮食够吃一年的只有1户,够吃3个月的只有4户,其余人家则不到两个月即断粮,要靠野菜充饥,200多户人家竟无1户有棉被,盖的是秧被,穿的是破烂麻布衣,有130多户人家不得不以山洞为家。

——《贵州省黔西县石板、金坡两乡社会经济调查》

材料二   1907年,汉口铜币局工人为反对降低工资定额罢工,1909年,汉口染业工人为保卫自己的生活权利罢工,1909年丰顺、兴泰等外资企业八九千工人为反对工头盘剥、要求增加工资而罢工,1910年汉口谌家矶杨子机器公司工人为反对侮辱和压迫而罢工。

——梁家贵《辛亥革命时期武汉地区的工人运动》

材料三   江苏的工场手工业在全国也处于较高的水平。以最重要的手工业棉织业为例,在1899—1911年间,江苏开设的手工棉纱工场数量接近全国的一半。

——周志初《辛亥革命前江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特点》


(1)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黔西县、汉口和江苏三个地区经济发展巨大差异反映了当时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
(2)据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前黔西县、汉口和江苏三个地区思想解放程度上的不同。
(3)综上所述,辛亥革命前以上三个地区分别蕴藏着一种革命力量,请你举一例加以说明。
2020-05-07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抚今追昔,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我们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孙中山思想发生什么变化?
(2)孙中山在1894-1905年期间为了"建设民国""实行共和"做了哪些努力?(两项即可)。

材料三   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事件
19111010 A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 B 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212宣统帝下诏退位
…………

(3)材料三的A发生为哪一件事?B是什么地方?

材料四   19253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垂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济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功绩?还有什么遗憾?

材料五   20211112日上午,广东省、广州市各界人士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仪式,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5周年。

——羊城晚报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今天我们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有何现实意义?
2023-10-05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