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开元盛世和唐衰亡 > 开元盛世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0 题号:615053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白居易《长恨歌》

材料二:(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

材料三:安史之乱后,东周(洛阳)之地,入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中州畿内(指-硌阳附近),不满千户,东至郑(今郑州)、卞(今开封),达于徐方(今徐州),北自革怀(今河南沁阳一带),经于相土(相州),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郭子仪传》

(1)材料一、二,反映了唐玄宗后期怎样的统治状况?最终导致了哪一事件的发生?
(2)结合材料三说说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什么样的灾难?给唐朝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3)从唐朝的由盛转衰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咏史诗汴水》

材料二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真顽,无院不满(隋)炀帝意犹未尽,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谠《唐语林》

材料四     “安史之乱数年间,天下户口什亡八九。州县多为藩镇所据,贡赋不入,朝廷府库耗竭。”


(1)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二有关隋朝灭亡的主要观点。
(2)材料三中的“上”指代的是唐朝的一位皇帝,你知道他是谁吗?请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封建盛世的名称。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安史之乱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从隋唐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演变中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2022-12-15更新 | 7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高祖时期,下令军队官兵复员为民;把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文帝、景帝时期,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政策,把田赋降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这些措施促进了西汉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出现了历史上称为“①”的统治局面。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

材料二:在唐前期130多年中,朝廷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组织兴修水利工程达160多项,劳动人民还发明了连筒、筒车和水轮等新式灌溉工具。贞观末年,全国户数约300万,到开元末年,全国户数已超过841万。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②”。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



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

曲辕犁
(1)请将材料一、二中的①②处补充完整并概括西汉农业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2022-03-13更新 | 6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社会经济的和谐】
(1)请举出唐朝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君臣之间的和谐】
(2)请举出唐朝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第一对:___________(皇帝)和___________(大臣)(一例即可)
第二对:___________(皇帝)和___________(大臣)(一例即可)
【对外交往的和谐】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去)。

——《日本书纪》

材料二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3)根据材料一写出日本派遣到唐朝的使节的名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鉴真盲目航东海”的历史意义。
(4)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以古鉴今,学习这段历史后你认为今天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一点即可)
2023-08-25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