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宋代经济的发展 > 商业贸易的发展 >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6162331
据“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回答下列问题: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反映了宋朝时期的什么情况?
(3)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4)请你总结一下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帝(宋真宗)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占城)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稍)小,不择地而生。

——(元)脱脱等《宋史》

材料二:观察宋代瓷器图


材料三: 自1949年以来,考古发现的古代瓷窑遗址分布于我国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170个县,其中分布有宋窑的达130个县,占总数的75%。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四:宋代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北自京东路,南自海南岛,港口以十数,数量有明显增长。……中国商船开始了向阿拉伯海西岸及更广范围的航行,与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也开展了直接贸易。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1)材料一中的“占城稻”是由哪个国家传入我国的?依据材料一,指出占城稻与中国稻相比,具有什么样的优点?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宋代制瓷业的特点。
(3)根据材料四,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朝负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2022-06-10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外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还有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学者、僧侣等人员,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前往长安。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有友好交往,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中外交流达到鼎盛。

——摘编自胡柏翠《兴盛的唐朝旅游活动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1974年,泉州湾后渚港宋代古船的出土,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当时被称为“世界考古珍闻”。泉州海交馆原馆长赞誉“它带着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做而来,使西方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东方文明之邦的航海历史”……经复原,这是一艘13世纪建造的福建远洋木帆船,残长24.4米,残宽9.15米,船体分为13个隔舱,取材杉、樟、松木。复原长度可达34米,宽11米,载重量200多吨,相当于唐代“陆上丝绸之路”700多头骆驼的总运量……经考证,宋船是由东南亚归航的香料船,沉船出土时有4700多斤未脱水的香料一并面世……


   
陈列于泉州开元寺“泉州湾古船陈列馆”的宋代古沉船

——摘编自人民网《泉州湾宋代古船:见证古代中国的航海历史》

材料三   明初、清初海禁,广州长时间处子“一口逼商”局面。明清时期,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有3条航线;1784年,英国“中国鱼后”号访粤,标志着美国直达广州的航线开通……长期的商贸往来,使广东人培养出独立自信的意识,即使在完满屈辱的百年近代史里,广东人仍大胆提出“以爽制炎”“中体西用”“商战教园”等口号并付之于具体的行动,充分显示出粤人敢于融入海洋文明的魄力。广东商人往往对外向型手工业作坊或手工产品特别青睐,甚至投资于外向型手工业,从而促进外向型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广东的市镇也像雨后春笋般兴起和发展起来。贸易的通道,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通道。广东商人的大量出海贸易,不仅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带到国外,而且也把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带回中国来。

——摘编自杨久炎等《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中地位与作用》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代对外交往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分析泉州湾宋代古船的史料价值。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以来对外交往对广东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对外交往的认识。
2023-06-15更新 | 18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   






材料四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指出:“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格局从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候最后完成?
请写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宋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
(3)观察材料三中的图一,指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最早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哪一地区?图二《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的名称
(4)材料四中,在文学上改变世界的宋代发明是什么?为这项发明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
2019-06-01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