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文革、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 文革的结束、影响及启示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616355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革”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两个反党集团所利用的一场内乱。据估算,十年的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但我国国民经济仍有一定的进展,如人造天河红旗渠的修建、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等。
材料二:我国1966~1968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工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收入
1966年2534亿元558.7亿元
比上年增加17.3%24.4%
1967年2104.5亿元419.4亿元
比上年下降近10%25%
1968年2015.3亿元361.3亿元
比上年下降4.2%13.9%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文革”发生的起止时间是什么?材料中提到的“两个反党集团”分别指的哪一个反党集团?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原因。
(3)材料一中提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遭到了重大损失,但又提到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这矛盾吗?为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党、一个国、一个人都有很多路要走,路上难免有挫折,会走弯路。中国共产党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挫折之路】

材料一:1978年,邓小平(下图)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题词为:给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转折之路】

材料二:“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1978年)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光明之路】

材料四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一一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10课


(1)材料一中的“极端主义”指的是哪一事件?请再举一例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发生的严重失误?
(2)材料二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做出的什么伟大决策?
(3)材料三中“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采取的具体举措是什么?该具体举措最早是在哪里探索出来的?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中得到什么启示?
2023-10-22更新 | 6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八年级(1)班同学展开了以“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请你也参加进来!
【制度确立】

(1)上述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进入了什么社会阶段?
【探索失误】

(2)在图四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工农业生产出现了哪些重大失误?
(3)图五中的“文化大革命”是“否”是“好”?这场运动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损失?
【活动总结】
(4)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想?
2021-08-20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三:“这一时期,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全国公检法机关遭到冲击……”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该纲领在建国初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出自我围1954年某部法律文献,请说出该文献的名称。这部法律文献是由哪个权力机关
(3)材料三中的“这一时期”指的是什么时期?材料三反应了当时什么现象?
(4)综合上述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或启示?
2021-09-08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