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 > 唐朝的民族政策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6317815
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鲋领土,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请回答:
(1)为什么说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请举出一列史实加以证明。
阿沛·阿旺晋美与毛泽东

(2)上图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3)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修通了川藏、新藏、青藏三条公路,这些公路的修通有何作用?
(4) 1959年,西藏地区有发生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太事,使农奴翻身当家作了主人,西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是什么历史事件?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华民族同源共祖,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是汉民族的主源,华夏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与蛮、夷、戎、狄诸族结下了长期的不解之缘。汉民族自形成后一直延续发展,并大量融合了其他民族人口,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于周边其他民族。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双向融合现象,进而促进了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形成了统一多民族中国的主人——中华民族。

——据张植荣著《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

材料二   秦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唐朝时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元朝建立后,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   清朝前期,统治者经略边疆,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近代领土国家的版图基础。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愈益紧密。清朝皇帝曾得意地宣称:“是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而塞外之一统始于元代,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

——以上均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促进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传说人物。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中央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友好方式。
(3)依据材料三、简述清朝前期经略边疆对国家版图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2024-03-30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皇帝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信任他们,帮助他们,在他的朝堂上做官的少数民族就达500多人,五品以上的“高级干部”达百余人,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杜尔、右卫大将军阿史那思摩、右骁卫大将军契必何力等都为大唐帝国的强盛做出了杰出贡献,深得太宗皇帝的信任。太宗皇帝病逝后,契必何力、阿史那杜尔竟情愿自杀殉葬。

——摘编自阎万英等《中国农业发展史》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唐朝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周围各国。唐朝首都长安是一座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唐朝统治下的中国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太宗皇帝被这些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体现了太宗皇帝怎样的民族政策?
(2)吐蕃人是今天的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二中的公主是指谁?这次通婚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朝能够影响周围各国的因素。“唐朝统治下的中国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列举两个唐朝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4)综上材料所述,请你提炼一个学习主题。
2023-08-05更新 | 2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民族和睦和中外友好交流促进国家发展。

料一   ①唐朝处于我国好建经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②例如,唐朝时期,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③那时,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有日本的古备真备。他年轻时,随日本遣唐使来长安留学,研习儒家经典、天文历算、军事等,④由阿拉伯商人撰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记载了唐朝出口的丝绸质量很高,唐朝海船坚固庞大,可以从事远海航行,⑤唐朝允许外商长期在中国居住,和中国人通婚,在中国任官,⑥唐朝的对外交往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等周边国家。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历史史实是指已经发生过的客观存在: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请区分材料的资料类型,完成填空。(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材料二   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取得军事上胜利。此后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这一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勃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少数民族政策的特点。

材料三



(3)比较材料三的图1和图2,完成以下表格。
特点地图中对应信息图
共同点图1有辽、宋、西夏政权
图2有宋、金、西夏政权

材料四   交流互鉴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中外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道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4)依据材料四,思考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怎样做才能使中华文明更放异彩?
2021-08-03更新 | 1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