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土地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0 题号:634503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2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材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比,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知识点】 土地改革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材料二: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


(1)材料一中“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哪支部队?
(2)材料一中彭德怀为何这样说?
(3)材料二中“土地还家”与哪一文献有关?请结合课文说说“土地还家”后的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2022-06-20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从下面大事年表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联的历史事件,确定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主题加以论述。(要求:参考示例,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1950年10月-1953年7月抗美援朝
1950年冬-1952年底土地改革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示例】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事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国大典
论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决定了国家首都、代国歌、国旗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结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筹建新中国做了准备工作,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结论符合题意即可)
(注:以上示例仅供参考,作答时不得照抄示例中的主题)
2023-07-20更新 | 2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921日)

材料二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抗美援朝战争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王寿林、蔡雪芹《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材料三   1950年,为满足广大农民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的迫切需要,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文件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文件的颁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证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起来”的事件,并说明“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的含义。
(2)据材料二概括抗美援朝战争给国内带来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精神内涵。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与材料一、材料三的关系。
2023-10-13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