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戊戌变法 > 戊戌变法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7 题号:6412065

百年匆匆过,天地又戊戌。让我们回顾一下120年前的那场戊戌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书

材料三: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变法,结果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导致中国人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梁启超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变法内容主要反映了哪一阶级的愿望与要求?这些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阶级经济利益的主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又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三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4)谈谈近代中国的探索给我们的启示?
2021-03-16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图观察,回答问题。
某班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1)在时间点A和D,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分别对中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
(2)在时间点B,北京遭遇了哪场浩劫?除此之外北京还在哪场战争中遭受浩劫?
(3)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年代尺左侧图片中的人物是谁?如果把“孙中山”图片放入年代尺,可以与哪些时间点对应并说明理由。
(4)时间点C与时间点E两处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5)这个年代尺可以用来研究哪些历史专题?写出两个。
2021-12-25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图,猜猜他们是谁?

(1)图A中的人物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他是_________
(2)图B中的人物在牺牲前大声说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是_______
(3)图C中的人物在公车上书后,又三次上书光绪帝。痛切陈述变法的重要性,使光绪帝深为感动,让他全面筹划变法。他是__________
2019-12-23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