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6 题号:6597352
1920年,列宁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他还邀请德国和英国的技师来俄国协助提高生产力。这些有助于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苏俄社会性质的改变
2018·河南·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11]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蒋经国曾描述20世纪20年代在苏联求学的见闻:莫斯科满街都是小商人的店铺,商店有国家和私人开办之别。外国资本家还可以经营中小企业,由此可知,当时苏联正在实行(  )
A.罗斯福新政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三大改造D.新经济政策
2023-01-02更新 | 38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苏维埃政权的高层决策者们凭着历史的惯性,想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下去。1921年,苏俄全国发生饥荒,千万人在挨饿,无产阶级和农民的利益发生激烈冲突。为反对无偿的粮食征收,农民拿起了武器,进行反抗。列宁看到危机严重性,及时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这表明实施新经济政策主要是为了
A.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苏维埃政权B.缓解国内危机,保证前线胜利
C.改善农民生活调动革命积极性D.缓和工农矛盾加速工业化建设
2022-01-28更新 | 53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下列对各国改革评价正确的是(       
A.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B.中国戊戌变法——改革使中国实现富国强兵
C.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苏俄新经济政策——促进苏俄(联)经济恢复发展
2023-02-05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