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 大运河的开通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666206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古代描绘市井生活的一幅名画的局部。有人称,看了这幅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材料三、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1)指出材料一图片所代表的工程名称及这一工程在历史上的地位。

(2)指出材料二中这幅作品的名称及绘画风格,这幅画突出反映当时社会的什么景象?

(3)依据材料概括明清小说的特点,指出两部明清小说的中的名著。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作出了开通南北大运河的决定。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中国古代很长时间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同时,长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 经济加强联系。隋开运河还有政治方面的动机,南方一些世家大族自恃实力强大,企图抗衡中央。隋统治者要对南方实行有效统治,开通运河势在必行。同时,驻扎北部边境的大量军队需要江淮和中原供应粮饷,路途遥远,开凿运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改编

材料二元、明、清三代,均建都北京,地处边陲,与江南岭外相隔遥远,靠大运河转输就显得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水流量和涨枯季节不同,特别是黄河的改道和屡有水灾发生、给运河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困难。为此,从元代开始又从东边沿海开辟了新的海路。

元代的海路正式开始于至元二十年(1283),从崇明岛取海道直沽(天津)以达京师,这条海路从此就成为元代转输江南漕粮的主要运道,运粮数量每年达三百万石以上。当时走海路有着很大风险,粮船漂溺者,船坏米沉者,无岁不有。但这条海路的开辟却给中国古代交通带来了新的开端,注入了新的血液,古老的运河似乎让它分担了自己的重任。

——摘编自赵云旗《中国古代交通》


(1)据材料一分析隋代开凿大运河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元代开辟海路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
(3)据上述材料分析促进中国古代交通发展的相同因素。
2020-06-15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材料二   宋代引进的新作物品种,以 A 最著名……即原产于越南的耐旱稻禾,穗长而无芒,粒差小,适应性强。……地方官府将种植方法写成榜文公布于众,详加指导。

——包伟民、吴铮强《宋朝简史》

材料三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东南今为国家根本之地。

——张守《毗陵集》

材料四   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发展经济要注重保护环境,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人口迁移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政治中心变迁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曹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条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作者是如何评价的?(用材料原文回答)
(2)材料二中“A”指的是哪一农作物?宋代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出现了哪一著名谚语?
(3)据材料三,概括当时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在什么时期最终完成?
(4)根据材料四,概括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3-08-22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根据材料一,说说运河的开凿在政治上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运河的开凿产生的积极作用。
(3)你认为隋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我们在评价历史事件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023-06-27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