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 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两弹一星”和“神舟”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9 题号:6797622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988年10月)

(1)据材料一说一说,中国成功发展核武器与中国的国家影响力和中国的国家地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材料二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966年10月,我国第一枚核导弹实验成功

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一号飞船

2011年11月,“神舟”八号飞船与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请举出与材料二科技成就相关的任意三位科学家。

材料三1977年以来部分年份高考录取率

时间(年)

参考人数(万)

录取人数(万)

录取率(%)

1977

570

27

4.7

1987

228

62

27.2

1997

279

100

36.0

2007

1010

566

56.0

2017

940

700

74.5

2018

975

统计中

统计中

(3)说一说材料三中的数据会对你现在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2016年5月30日,中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材料均来自总书记的讲话内容。

材料1   历史经验表明:中华文明曾经创造了影响世界的科技成就(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材料2   创新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既能推动社会发展,也要为人民生活提供帮助,让人们享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材料3   科技创新要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展。


(1)为实现强国梦,1964年10月,哪一项科技成果的取得加强了我国国防力量?
(2)结合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一项创新成果,说明科技创新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
(3)17~19世纪,英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两者“协同发展”的?
2022-08-15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是学习初中历史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东欧为科技合作主体,特别是同苏联进行大规模的科技、经济合作。同时,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亚非国家也建立了科技合作交流关系。

——摘编自吴贻康《新中国60年的科技外交》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1978年,中国开始与西方主要国家陆续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尤以1979年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为最大的框架协定,拉开了与西方进行官方合作的序幕。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已在世界范围内基本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全方位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局面。

——摘编自纪录片《筑梦中国》解说词等

材料三   习近平提出“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要求“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过去十几年,自主创新的方针经受住了考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精神。

——摘编自徐冠华《中国科技发展的回顾和几点建议》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科技合作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其原因。
(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与外国科技合作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项科技发展成果,论证“自主创新的方针经受住了考验”。
2024-06-09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领略“大国重器”

国之重器立足于国,铸就于党,造福于民,不仅事关国运国脉,而且关乎民族兴衰。从无到有,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大国重器”挺起中国脊梁。

序号大事件
1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下线。
2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4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科研团队发现了(1)。
52008年,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实现(2)。
6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72022年,“夸父一号”发射升空。

(1)在学习“新中国建设成就”的过程中,同学整理了上述“大国重器”的发展脉络,根据表格,完成填空。

材料一   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初期)

材料二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

材料三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不能叫有影响力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988

材料四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讲话,2018


(2)哪一措施的推行,初步改变了材料1所述的国家面貌?结合材料2、3,简述该措施的影响。
措施:
影响:
(3)结合材料2,回顾19世纪中叶以来,我们在“没有这个东西”之前,是怎样“受人家的欺负”的?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新中国“大国重器”发展历程的认识。
2023-04-06更新 | 1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