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国民革命运动 > 国民党一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4 题号:68827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通过北伐出师宣言。宣言指出:“目前中国之唯一需要在建 设统一政府。统一政府成立,则外足以抵抗帝国主义之恫吓压迫,内足以断绝军阀之祸国殃民。” 为建设统一政府及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材料二1937年9月下旬,毛泽东指出:“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 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 阶段上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的历史背景和目的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统一战线指的是什么?它的建立标志着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近代史上国共关系的演变,一定程度折射出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辛亥革命以后,以迄于今,中国之情况不但无进步可言,且有江河日下之势。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令中国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狱。……急欲为全国人民求一生路者也。”

——摘编自《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

材料二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三   重庆谈判是国共两党试图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中国前途和命运问题的一次尝试,毫无疑问,历史为国共两党提供了一次和解的机遇。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内和平、民主、团结的实现而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做出了大的让步;国民党凭借实力坚拒妥协,以免自己的特权地位受到损害。

——摘编自王朝光《1945-1949: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此宣言发表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合作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字数100字左右)
2023-03-30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然可题

材料一   言中因见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讧,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此时各国乘而干涉之,则中国必亡无疑矣,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

——孙中山(1905年在日本的谈话)

材料二

孙中山等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他实践这一主张的行动。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有何变化,为此孙中山做了哪些努力?
(3)综上,你从孙中山身上学到了什么优秀品质?
2024-05-14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同心】

材料一   我想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结果,他找到了真正的朋友,找到了国内真正的盟友,也看到了革命的基础是农民和工人。

——《复兴之路》


(1)为了与“国内真正的盟友”合作,国民党一大上确立了哪一政策?这次合作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请列举两例史实。

材料二   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其豆之煎,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

——1936年12月17日《桂林日报》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陕变”事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陕变”事件后,中国共产党态度如何?

材料三   如图



(3)面对侵略,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打击日本侵略者。请写出材料三图片中两位历史人物的名字。
【同室操戈】

材料四   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4)“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之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怎样的论断?在古田会议上,确立了怎样的建党建军原则来指引我党当时的革命斗争?

材料五   如图



(5)材料五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
2020-02-14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