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武昌起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52 题号:688420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以武力压迫革命派,并命其党羽联名通电,宣称“若以少数意见采用共和政体,必誓死抵抗”。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不得不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拥护共和,就可以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1912年2月12日 ,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致电临时政府,宣布“共和为最良国体”。同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但附以南京为首都、总统在南京就职、遵守约法三个条件,力图以此制约袁世凯。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 ,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后,临时参议院议决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材料二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1)材料一表明了怎样的历史信息?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规定国家的政治体制是按照什么原则构建的?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1年4月23日,他致绝笔书于孙中山及南洋同志说:“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4月27日下午五时三十分,广州起义爆发。

材料二: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此人物是哪个革命团体的创立者并担任会长?
(2)广州起义的结果如何?
(3)“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写出了革命者为革命流血牺牲的场景,这次战役因将收敛的72具历史遗骸埋葬于黄花岗,所以起义有了新的名称,请指出。
(4)“不半载而武昌大革命以成”指的是哪次起义?
(5)孙中山先生高度评价了这次起义,请从材料二中找出评价语摘抄下来。
2024-01-17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每年国庆节期间,北京天安门广场南侧都矗立着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看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孙中山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这个政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什么?

②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三大主义?

③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④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是?

2018-11-17更新 | 4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对纪念碑底座浮雕主题的定位是,要选用最能代表人民革命的历史题材来展现纪念碑的主题思想。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虎门销烟、武昌起义、胜利渡长江等8个历史题材。

——摘编自贾英廷《六百年间天安门》

材料二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摘自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1)阐明材料一所列的3个历史题材被兴建委员会“选用”的理由。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浮雕主题的定位,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二中“三十年以来”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写出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据此材料,概括近代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如果今天让我们续写碑文,你准备增加什么内容?请写一句话。(要求:内容连贯、语言简洁)
2023-04-27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